相传,唐宫是这个世上最是富丽堂皇的人间富贵所在,唐宫汉阙,天上紫微宫。

虽然,这里也说是在唐宫禁苑里。而唐宫里的长孙皇后又有了身孕,消息才传了出来就都说是个皇子。皇帝李世民刚刚登基,怎么能少了儿子。

这一日,国夫人杨氏遂带着她的三个嫡女,也是生辰极好的,襁褓里的三女都带了来,来了长安京唐太庙里。

杨氏这一趟来秦王庙摆的国夫人仪仗,穿的朝服,只说是来替她享年八十的祖母广平国太妃兰胜蛮祈福。

也是带着她三个女儿来给她们曾祖母看看。年幼的三姐妹,最小的妹妹还在大红襁褓里,且不说她,只说这近乎并肩的两姐妹武明则和武明空,眉眼如画,发漆黑,粉妆玉琢的可爱,惹人怜爱的天然精美的模样。而服饰与长安京寻常富贵人家不同,乍一看,像是山南道而来的藩王和亲的“山南”公主。

头上的银花冠,精致异常,而那“大金角”“大银角”的,就像是为了区分这一式穿戴、恍若双生子的一对姐妹花。阳光下,通身银饰璀璨,而流光如风拂过檐下铁马的脆响。她们还笑着昵称彼此:

“金角大王。”

“银角大王。”从头到脚,无处不饰。

银饰以大为美,是不言而喻的,大银角几乎为佩戴者身高的一半,银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便是大金角在阳光下格外金灿灿。

庙主却也是做了功课的。应国公夫人杨氏此行利州,治所广元,不比京城长安。利州广元的幕篱却是银制头冠,悬吊银制流苏穗子,银流苏齐眉,而帽檐翘如檐角,当地人说是“大银角”,还有“大金角”,极具山南少数民族风情,本地也俗称“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实乃最初蚩尤部落的王族装束,原就是童帽头饰,称为山南“苗裔”。

苗裔“好五色衣裳”,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苗裔女子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

苗裔银饰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而山南的苗族地区佩戴银饰讲究以多为美。

耳环挂三四只,叠至垂肩;项圈戴三四件,没颈掩额;腑饰、腰饰倾其所有,悉数佩戴。特别是成都锦官城沿江流域的银衣,组合部件即有数百之多,重叠繁复,呈现出一种繁缚之美。

长安城里,前来归附的少数民族政权多,和亲公主便也多,大多数便是这等年纪就来了长安。进不了九寺之鸿胪寺,也有送进皇家寺庙里学习大唐礼仪章程的。

这还是大唐贞观年间头一个用了国夫人仪仗来秦王庙的,隋秦王庙,庙主遂携了首席大弟子姜氏候在门前石阶上亲迎。

瞧着这长长的车马,莫名想起这庙落成的数年里,秦王俊的嫡子杨浩来了秦王庙的那一日光景。

也是车水马龙。

真可谓是,蓬荜生辉。

一晃三十年。

杨氏自马车里走下来的时候,外面已经设了步障,非礼勿视,直到庙前;身着大唐国夫人朝服的杨氏,遂于庙前侯着的庙里诸人,以官阶于石阶上,翘首以盼里走了出来。

出来时,杨氏才拿的七宝幕篱。无他,唐初,出身贵族的女子外出多戴幂篱,全身障蔽。而这里到底是杨氏曾经待了三十年的秦王庙:

郑重其事些,彼此都觉得尊重。

打定主意的杨氏,走出马车前才戴上。

这庙主才四品。来的当朝一品国夫人,秦王庙里很久没有此等盛事,有些资格的遂都风闻候在了庙前相迎。

也是各自按着品阶穿戴。甚至站的石阶都跟那一日不差分毫。

庙主看一眼,心道,确实还是秦王杨浩那时前来给置的。

三十年前,还得挣个高下前后的。当时朝廷给赐下一袭紫衣,而那时的庙主自然也还不是她,她是首席大弟子,看到紫衣禅杖都有些按耐不住。

回头再见自己曾经的首席大弟子,但见其戴着七宝幂篱,掩面的珠宝格外流光溢彩,让人不敢直视,就像是被阳光擦拭得璀璨异常。

也是近日风传皇家寺庙前往敦煌的“巡礼团”,一路西行去西天取经,还有中印度天竺等地高僧。他们正好要回去。庙主听得真切。

按说是每个寺庙都得去人的,不知怎的,少了她们秦王庙的。庙主思来想去,就让人去了一趟长安武士彠的府邸:

总觉得不应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