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日午后,杨铮告别了大姐、姐夫,带着月盈等人出城返回杨家坪。

这一趟秦州之行虽出了点意外,结果却还差强人意。古常勇给衙门那边的话已经带到,后续之事便无须再去操心。该做的都做了,等着结果便是,到了这一步,很多事情也根本不是他能够左右的。

一行人到了天水湖旁边,杨铮想起昨天来讨银的那个刘家家仆,觉得是时候去拜访一下刘半仙了。总被那家伙纠缠,想想也有些气闷。

那一两银子的谢仪,一月之前刘半仙便索要过。杨铮问了家里人,才知是在问卦之时便许下的,因而倒说不上对方无理索要,自家人也从未想过要赖账。

然而杨铮可不这么看。虽然眼下家中不缺钱,至少是不差那一两银子,却不能白白便宜那刘半仙。一两银子是七八个“杨古井”售出后的分红,可也是近四亩地一季种麦所得。他亲眼见过父母营务庄稼的辛苦,对那刘半仙的诓骗之举便极为反感。

再者刘半仙大肆宣扬为他改命之事,以此招揽生意,虽只传于乡人之口,却是一个极危险的苗头。谣言这东西总是越传越邪乎,万一哪天传出他出生之时屋院内红光喷涌之类的话,那乐子可就大了。即便不至于此,但他以后是要走科举之路的,与怪力乱神之类的东西还是离得远一些的好。

除此之外,杨铮还有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原由。

这世上有许多玄妙之事难究其理,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自己的情状与那刘半仙会有什么关系。那家伙倘若真有那么大的本事,就算不斩白蛇、创太平,也可坐龙虎、封真武,天下何处不能去逍遥,又何必窝在这山沟里骗些村夫愚妇。

可只有亲自将这家伙踩倒,才能解除心中的羁绊,取得一份大自在。

月盈见杨铮折向天水湖东岸,便知他要做什么,不由紧张起来,轻轻拽了一下他的衣袖。

杨铮看了月盈一眼,笑道:“那刘半仙可是有功名的秀才公,我去找他请教请教,你无须担心。”

月盈听他这样一说,又看了看身后跟着的黑娃、栓子二人,心中方安定了些。

湖畔的水神庙初建于宋太祖建隆年间,之后几经战乱焚毁,至本朝永乐年间方又恢复旧观。其实水神庙只是百姓俗称,其庙上匾额实为“惠应庙”,因传天水湖湖水可治愈疾病,在此求得颇为灵验,故有“惠应”之名。

庙前香客多为左近农人,进香之后便去湖中取水。杨铮想起生病之时,父母每天跑到这里来进香取水为他煎药,便也去庙里上了柱香。其所拜者并非水神,而是父母的恩义。

从庙中出来,转向左侧第二间木舍,入内见一年约四十许的文士坐在案后,颌下生着几缕黑须,样貌倒还算端正。

杨铮向那人拱手道:“敢问可是刘半仙刘先生?”

那人抬眼看了他一下,道:“正是刘某。你是何人?”

杨铮道:“小子杨铮,自城里返家,特来面谢刘先生。”

刘半仙“哦”了一声,又打量杨铮几眼,冷着脸说道:“你既然早已大好,为何到此时才来?昨日又为何纵人伤我家仆?”

杨铮道:“哎呀,刘先生误会了,我何曾做过这等事?你那家人是被城内捕头所伤,根本与我无关呐!”

刘半仙不置可否地哼了一声,端起茶来喝了两口。

杨铮从袖中取出一锭银子捧在手中。刘半仙瞥见那锭银怕有四五两重,眼中顿时透出些异样神采。却见杨铮并不放下,只是捧银在手冲他微笑。刘半仙便道:“些许小事,就不提了。”

杨铮笑道:“那便好,那便好。刘先生,小子还有一事请教。昨日我见了知州老爷,因说起‘杨古井’一事,知州老爷有‘钧巧任钓’之语。我不解此语何意,刘先生可否教我?”

门边的月盈听到,心中疑惑道:“二哥这是要做什么,与刘半仙拉交情么?”

“钧巧任钓”之句出自《千字文》,说的是马钧与任公子的事。这些内容月盈早就与杨铮讲过,她才不信杨铮会忘了,以此请教实属明知故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