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虢国(南虢国是西虢国东迁后的称谓,其君主和西虢国君主合在一起),《左传》僖公五年载:“晋侯围上阳”,杜预注:“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孔颖达《疏》引马融曰:“虢仲封下阳,虢叔封上阳”,这是说南虢是文王弟虢叔的封国。南虢在三门峡,在黄河南岸。历朝国君:虢叔,周太王孙,季历第三子,周文王弟,西虢国开国君主。周武王时期在位。中间世系不明。虢城公姬遣,一作虢成公,周康王、周昭王时期在位。虢季易父,又称虢公,字易父,周穆王时期在位。虢宄公姬师哉,周共王时期在位。虢幽叔姬师望,周懿王时期在位。虢德叔姬师即,周孝王时期在位。虢宣公姬师丞,周夷王时期在位。虢厉公/虢公长父/虢仲,字长父,周厉王、周宣王时期在位。周厉王三年,讨伐淮夷;厉、宣之际,始东迁三门峡立国。虢文公/虢季子白,姬白,周宣王时期在位。周宣王十二年,大胜猃狁,铸造虢季子白盘。
南虢的称谓最早见于《水经注》,因位于大河之南而得名,故城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李家窑附近。王夫之《稗疏》云:“东虢,虢叔所封。南、北二虢,皆虢仲地”,这是说南北二虢都是文王弟虢仲的封地。文王弟虢叔初封于“扶风郡雍”县,不但有文献记载,而且还有大量出土的虢国铜器可证。这样所谓“虢叔封上阳”,当是虢叔之后自“雍”迁至上阳之误。所谓“南、北二虢,皆虢仲地”,是对马融说的修正,也是宣王初年虢叔之后“虢仲”自雍“之上阳,为南虢矣”的误传。特别应该指出的是,《水经注》所载“虢仲之所都为南虢”,是说南虢的始迁之君为“虢仲”,这已为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9虢仲大墓所证实。这位“虢仲”就是周厉王时赫赫有名的卿士虢公长父。因此,南虢是由西虢东迁而来的说法,是完全可信的。
北虢国,据班簋铭文:“北虢是虢城公的儿子班迁遣去的分支,其地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北。”这是说北虢是文王之孙虢城公的儿子班迁遣去的分支。北虢在平陆,在黄河北岸。北虢和南虢隔河相望,其实只是一个虢国(相当于原西虢,只是北虢夏阳邑附于南虢),这是平王东迁后建立的国家”。“虢有东虢、西虢之分,《汉书·地理志》北虢在大阳,东虢在荥阳,西虢在雍。大阳乃汉所立县,故城在山西平陆东南十五里许,正在三门峡附近。可知虢季氏乃北虢。北虢乃东虢的分支,即虢仲之后,而非虢叔之后。”这是说北虢乃东虢的分支,即文王弟虢仲之后。北虢是诸虢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它是否真存在史学界众说纷纭。《汉书·地理志·弘农郡》说陕县“北虢在大阳”,“大阳”因在大河之阳而得名,故城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这是最早提出“北虢”的文献。《水经注,河水》卷四:“昔周、邵分伯,以此(陕)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晋大康地道记》扶风郡雍,西虢地也。平王东迁,虢叔自此之上阳,为南虢矣。”这说明南虢是“平王东迁”时由西虢东迁而来的。
西虢国虢季,即虢文公,是西周时期虢国国君,谥号文公,虢国上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人,虢公长父的儿子,虢石父的父亲,他是《史记》中虢文公谏宣王不籍千亩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按籍受税制度的拥护者。他曾与召公虎、南仲、方叔等一齐辅佐周宣王。
周宣王在幼年时曾亲历了国人暴动引起的大动荡,而且他自己更是由召公儿子的姓命换来的,深知治国之不易。在他登基之后,决心励精图治,再度中兴周王朝。在几位贤臣的辅佐下,大力整治内政,维护社会治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如何安邦治国上,周宣王同一些大臣发生了意见分岐。
以虢文公为首的一部分大臣认为,在周厉王时期由于连年征战,实行专利政策,加之“国人暴动“,使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国库空虚,国力衰弱,百姓苦不堪言。
周宣王频繁地同东夷、西戎、严允、徐戎、荆楚等进行着一系列的战争,并且不顾宗法礼制的规定,强力干涉各国内政,按照自己的意愿废立国君,使许多诸侯感到不安。
周宣王二十九年(公元前799年),虢文公劝谏周宣王:“天子应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利于民,强国富民。”
周宣王不以为然:“本王对于农事的礼仪不感兴趣。只有通过武力征服,以树立自己的威望。先王周厉王的丰功伟绩就是证明”。
籍田制规定天子和诸侯拥有一定面积的公田,称为“籍田”,每年春季由天子或诸侯亲自率领官员和农民在籍田上举行耕种仪式,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和支持。这一仪式被称作“籍千亩田“。在周宣王看来,每天南征北战,正事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功夫去搞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于是就把这项制度给废除了,被称作“不藉千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