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棠的目光在那些稿纸上一行行扫过。

虽然是解题的草稿,但每一步推导都工整有序,字迹清晰,重要的步骤都做了特别标注,体现出解题者严谨的思维习惯。

他的手指轻轻点过每一个关键步骤,眼神渐渐明亮起来,演算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一种独特的秩序,像是在讲述一个层层递进的故事。

“第八步……”林希棠目光在纸面上停留片刻,又继续往下看。

方程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像普通的数学题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

它是一种“开放式方程”,不仅考察解题者的数学功底,更是对思维深度的检验。能解到哪一步,完全取决于解题者的知识储备、逻辑能力以及对整个数学体系的掌控程度。

每前进一步,所需要的知识范围就会扩展一分,每一个新引入的概念都需要解题者将不同分支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

林希棠的指尖在纸面上轻轻划动,跟着王烛的思路一点点推演,眼神变得越来越复杂,他教过很多优秀的学生,当中不乏院士级别的人物。但这些学生在面对这个方程时,最多只能解到第十二步,即便是最出色的学生,也只勉强触及第十三步的门槛。

可是王烛……

林希棠的手指停在稿纸上,眼神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二十二步……”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深深的震撼。

更令人惊叹的是完成这些步骤所用的时间。

林希棠的学生们解题时都是不限时的,可以慢慢思考,反复推敲,甚至有些人会在某一步上停留数月甚至数年时间。

而王烛,却用不到三个小时,就解出了比绝大多数人更深的步骤。

林希棠压下内心的震撼,继续审视那些推导过程,每一步都显得自然流畅,像是水到渠成,没有一丝多余的痕迹。

那些艰深的推导不像是经过冥思苦想得出的结果,更像是解题者顺着某种隐藏的逻辑,一步步将答案从深渊中抽丝剥茧般地“钓”了出来。

林希棠自己穷尽毕生心血,也不过解到第二十八步,比王烛多出的这六步,凝聚着他几十年的钻研与思考。

此时看着眼前充满活力的演算过程,林希棠意识到,如果给王烛更多时间,完全可以超越自己的极限。

但这还不是让林希棠最震撼的。

更惊艳的是推导方式。

步骤不仅仅正确,更是带有一种独特的活力与创造力。

每个公式的引入,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精准,像是提前预见了下一步的需求。大部分学者在解这个方程时,经常会用各种复杂的技巧绕路,而王烛的解法,却始终直指核心,没有丝毫冗余。

这种感觉,就像是看着一位画家在白纸上作画,每一笔看似随意,却都在无形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真是……强得离谱啊!

难怪时院士众人如此推崇他。

林希棠终于看完了最后一个步骤,缓缓直起腰来,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接着摘下老花镜,轻轻揉了揉有些疲惫的眼睛。

“真厉害。”林希棠转身看向王烛,带着由衷的赞叹。

简单的三个字,从他口中说出来,分量可想而知。

王烛放下手中的茶杯,笑了笑:

“林院士过奖了。我只是在您搭建的框架里遨游而已。创造这样一个体系,把数学的各个分支都串联起来,还能保持如此完美的逻辑性,才真正厉害……”

林希棠看着王烛,眼神中闪过一丝期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