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情都是混混烈烈的,小事情才是最磨人的,最消耗青春的。
自从白波慢慢的放弃了太平道,接受了自己是跟着官家子朱苛的心态之后,朱苛他们就在召陵过上了稳定而不安逸的生活。
召陵这个小城太偏远了,也太磨人了。
盐巴地,朱苛在上面放弃了信心,用当时的那种技术,在哪一块盐巴地里面,能够得到的盐巴有限,并不能大规模的去开采。
干脆,大手一挥,把这块盐巴地交给了郭嘉的老爹——郭仁杜撰去处理,告诉他,相近办法要让这块盐巴地赚钱。
工作重心放在了召陵的那些良田,放在了召陵周围的那么多的百姓。
可是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第一大难题,召陵的道路,怎一个差字了得。
尤其是田边小道路,被两遍耕种的老百姓耕种的只剩下一脚宽的羊肠小道,走的时候心惊胆战的。
河道呢?
召陵县还是有很多的小河流,可是这里的河流真的是太没有面子了,他们的河道没了,河道的两边都被老百姓种植了庄稼。
给小河道留下的水渠,还不到一尺宽。
用褒义词来说,这里的老百姓把种庄稼开发到了极致。
可是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拿道路来说,窄窄的道路,这里的老百姓只能肩挑背扛,效率极其低下,完全不知道利用他们家中有的独轮车。
族里面的老人家还说:“可不敢用独轮车,小谷穗才多大,被独轮车推着,粮食都被两边刷着掉了。”
现在正式一个收谷子的时候,秋收的时候,朱苛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里的老百姓这么慢的收拾吧。
这个动员工作,不知道做了多久。
其次就是河道问题,不管是大家族的族长,还是小家族的族长,甚至是村子里面的老者,全部站出来跟朱苛对着干:“大人呀,本来就没有多少地,这要挖一个两步宽的河道,俺们家中没地了。”
朱苛能告诉这些老人家,你们家的谷子趴在地上发霉的原因是河水的流动让土壤变得疏松,谷子抓不住地面而趴倒这么高深的理论吗?
“大人,这就是条小溪流,真的不碍事,俺记事以来,还没有见过这条河流发过大水,这河流不碍事,真的不碍事。”
“是啊,大人,再说,这块地之所以是上等田,就是因为这块地中间有条小河流经过,才是上等田的。”
这是上等田?
这是哪家的上等田,谷子长的是高,可是都趴在地上,大谷穗全部都被湿土捂得发霉了,这样就有产量了?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解释不清楚的,朱苛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利用从许冲家中抄来的上等田,换出一条两步宽的河道来。
就这样,还有人在背后说朱苛这么做,是因为看上了那点良田,想要霸占。
朱苛就无语了,他娘的,老子需要霸占土地吗?
这些土地不都是我的吗?
还他娘的霸占个什么主?
但是这些事情,别人能说,朱苛并不能说。
一个月,整整一个月的经营,朱苛把自己的从许冲家里继承过来的良田,全部给老百姓兑换了出去。
兑换出来的土地无非就是干了这么几件事情。
第一,在盐巴地当劳役的许冲,听到了朱苛的所作所为之后,直接被气晕了。
第二,全部用来修路,帮助老百姓修建从他们家一直到自己家田里面的路,想想都是可笑。
这些路是朱苛用自己的地给老百姓修建的,还要被老百姓在背后说闲话。
第三,拓宽河流,治理河道,尊重河龙王。
朱苛可不想召陵县以后的种出来的粮食,长得那么好,在最后要收获的时候,全部趴在了地上,捂得发霉了。
就这么两件事情,朱苛整整搞了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的时间,朱苛甚至都没有理会皇甫嵩和彭脱的战事。
当然朱苛在做着老百姓的思想工作,自己这边的土地也没有落下不管。
虽然继承的许冲的土地中肥沃的上等田全部都被朱苛兑换给了老百姓,但是中下等田还是有将近五百亩,朱苛自然不可能让这些土地荒废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