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时分,天边刚泛起一抹鱼肚白,皇宫的琉璃瓦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朱槐踏着沉重的步伐,穿过寂静无人的长廊,每一步都似乎踏在历史的尘埃之上。他心中五味杂陈,却步伐坚定,直奔御书房。

御书房内,烛光摇曳,映照出朱元璋那张威严而沧桑的脸庞。他正坐在龙案之后,眉头紧锁

。朱槐步入室内,躬身行礼,声音低沉而有力:“陛下,臣有要事禀报。”

朱元璋抬头,目光如炬,瞬间捕捉到朱槐脸上的凝重。“讲。”他简洁有力地吐出一个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朱槐深吸一口气说道:“臣在搜查吕本府邸时,突遭黑衣人夜袭,此人身手不凡,显非等闲之辈。更令臣震惊的是,在严刑逼供之下,他竟吐露了吏部尚书与吕贵妃之间不为人知的秘密,二者私通已久,似有不可告人的图谋。”

朱元璋闻言,脸色骤变,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整个御书房的空气都凝固了。他缓步绕出龙案,每一步都踏得极重,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朱槐的心上。烛光在他刚毅的脸庞上投下长长的阴影,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愤怒、震惊、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炬,直视朱槐:“此事非同小可,你可有确凿证据?”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那黑衣人现在就关押在禁军营地,臣已命人寸步不离的看守了,陛下可以随时审问。”

朱元璋闻言,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下水来,他背手而立,凝视着窗外渐明的天色,心中翻涌着惊涛骇浪。

片刻后,他沉声道:“即刻随朕前往禁军营地,此事需秘密进行,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坚毅而决绝的身影。朱元璋披上披风,大步流星地走出御书房,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国家的命运。朱槐紧随其后,心中亦是忐忑不安,却也深知此行的重要性。

夜色尚未完全褪去,禁军营地内一片寂静,只有巡逻的士兵偶尔传来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朱元璋与朱槐一行人悄无声息地穿过营地,直奔关押黑衣人的囚室。囚室外,守卫森严,火把将夜色照得通明,却也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压抑。

朱槐亲自上前推开了厚重的牢门,朱元璋阴沉着脸跟随朱槐一起进去了。

过了半晌,朱槐和朱元璋才从牢房里出来。

“送他们一家下去团圆吧!”

朱元璋冰冷的声音在朱槐身边响起。

朱槐没有答话,只是对着旁边的禁军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离开禁军营地,马车缓缓行驶在青石板路上,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声在静谧的皇宫中显得格外清晰,每一声都像是沉重的心跳,回响在朱元璋的耳畔。车内昏暗,仅有几缕从窗帘缝隙中透入的微弱光线,勾勒出他坚毅而疲惫的轮廓。朱元璋闭目养神,眉头却未曾舒展,那双紧闭的眼眸后,是深不见底的思绪与决断。

车外,秋风带着几分凉意,轻轻拂过树梢,发出沙沙的响声,与车内的沉默形成了鲜明对比。偶尔,一阵夜鸟的啼鸣划破夜空,更添几分孤寂与萧瑟。朱元璋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每一下都似乎在衡量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与抉择的重量。

朱元璋的手指越发用力地敲打着扶手,每一次敲击都伴随着深沉的呼吸,如同古老战鼓的低吟,在狭小的车厢内回荡。他的眼神在昏暗中闪烁不定,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穿透重重阴霾,直视着未知的深渊。窗外,夜色如墨,偶尔掠过的灯笼光影在他脸上投下斑驳陆离的光影,更添几分神秘与威严。

他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抹决绝,那是一种历经沧桑后依旧不屈的意志,是对江山社稷的深沉责任感。朱元璋站起身,高大的身躯几乎要顶破车顶,他拉开窗帘一角,让清冷的秋风带着几分寒意灌入车内,却也似乎吹散了他心中的迷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