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京城郊外的一处山里,周围的地面荒草丛生,只有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山顶,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山脚下,一座古老的寺庙孤零零地矗立着,它已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但仍然庄严肃穆。寺庙前有一口破旧的大钟,钟面上布满了锈迹和尘土。每到整点,钟声就会响起,声音悠扬而深沉,回荡在山间,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与庄重。
但是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58年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狂热之中。
在"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下,全国人民都积极投身于这场疯狂的炼钢热潮。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到处都弥漫着一股浓烈的炼钢气息。人们纷纷将家中的铁锅、铁铲甚至菜刀等金属制品贡献出来,送往炼钢炉中,以期实现国家钢铁产量的大幅增长。
在这个特殊时期,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相连,每个人都愿意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全民炼钢的热情和努力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特色。
因此,这里的大钟也早已被附近的村民们搬走并重新炼钢了。甚至连那两位一直在此地出家的老和尚,也被迫还俗,并被驱赶至附近的村庄参与劳作。
此刻,在这座破败的寺庙后山上,一棵枯树旁静静地躺着一名年轻人。这名年轻人身着一件布满补丁的旧工装,衣服穿在他身上显得有些肥大。下身是一条略短的蓝色裤子,长度仅至脚腕处。
从外表来看,这位年轻人年龄不足二十岁,身高约一米七左右,身材异常消瘦,体重可能不足一百斤。他的头部有一处伤口,此时已停止流血,但仍能看到头发上粘着干涸的血迹、木屑以及尘土。
一旁有一截断裂的树枝,看上去与成人手臂般粗细,上面挂着一根绳子。这样的场景令人不禁猜测,似乎是有人想要上吊自杀,但树枝突然断裂,砸中了此人的头部。
这时候刚刚一直没有动静的这个年轻人胸口突然出现了一丝起伏,仿佛平静的湖面被微风吹起了涟漪一般,虽然只是轻微的起伏,但却让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跳动。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这种起伏越来越明显,逐渐变得有规律起来,就像心脏重新开始了跳动一样。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年轻人的身体开始逐渐恢复正常。他原本急促的呼吸变得平稳而有力,每一次吸气和呼气都显得轻松自如。他的脸色也渐渐好转,苍白的面容重新焕发出健康的光泽。
此时在这个年轻人的脑海里正在翻江倒海,赵得主的意识体长在慢慢的复苏着,这时候他才慢慢的想起了之前的事情,自己是赵得主是一名刚刚上大学的大学生,在操场上跑步踩到一个矿泉水瓶子。
当他想起这些的时候大脑里边变得一片空白,这时候脑海里边出现了一些雾状的意识体,赵得主本能的就做出了吸收的决定,当这些意识体被它吸收之后,一股不属于自己的记忆出现在了脑海中。
赵德,1943 年生于京城附近的赵家庄,如今已年满十七。他的父母原是农民,但自 1959 年自然灾害降临后,农村粮食大幅减产,家家面临饥饿威胁。为求生存,他们只得带上赵德迁至京城。幸运的是,赵德一家来得较早,尚未遭遇大规模的逃荒潮。因此,他的父母成功在城里安家,并找到一份清扫街道的工作。
每个月有15块钱的工资,也算是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实际上这个年代大家普遍的思想还是以农为本,很多人虽然在城里生活,但是户口一般不会迁到城里来,因为在农村还是有一份口粮可以领的。
这个时期,很多人都觉得农村的口粮比城市里的工资更划算。毕竟当时粮食短缺,价格高涨,城里普通工人的工资根本买不起多少粮食。然而,赵德的父母却能毅然决然地放弃农村的口粮,选择在京城定居,这背后确实有一位高人的指点。这位高人告诉他们,虽然现在农村的口粮看起来更有价值,但从长远来看,城市户口带来的机遇和福利将远远超过一时的利益。他提醒赵德的父母要着眼于未来,不要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正是因为这位高人的远见卓识和建议,赵德的父母才做出了明智的决定。如今看来,他们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到了这时候赵得主才意识到不对,他猛地睁开眼睛,仔细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四周一片漆黑,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黑幕所笼罩,伸手不见五指。他瞪大双眼努力想要看清,但眼前依旧只有无尽的黑暗。树林里不时刮过的小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得树枝哗哗作响,像是有无数的幽灵在黑夜中低语。
赵得主的心跳开始加速,额头冒出冷汗,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恐惧像潮水一样涌上心头,让他感到呼吸困难。他试图回想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的,但脑海中的记忆却模糊不清。他只记得自己好像一直在寻找什么东西,但具体是什么却想不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