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第四天。

秋月深知以他现在的实力绝对无法和林老师比拼发育速度,哪怕林老师只拿出一阶实力(二阶领主以太恢复速度远超一阶),如今唯有发挥维京流派最擅长的速攻才能搏得一丝胜算。

如果没有领地卡支持,身为一阶领主的秋月绝无可能在第四天做好速攻准备——实际上真正的一阶领主对战完全可以用菜鸡互啄来形容。

将剩余的虚能全部用来拍下【维京长船(小)】,总共十一条长船载着一百二十个【维京战士】与两百七十多名充当桨橹手的维京人在主岛海滩“扬帆”启航——虽然这种早期长船并没有帆。

事件卡【征兵】在区区四天便把一百多维京平民转化为战兵【维京战士】,接近五分之一的转化率如果放在正常的文明国家估计足以让社会崩溃。秋月不认为区区白色事件卡能够有如此功效,显然极高的转化率也和维京人好战的本性有关。

三十公里的距离对于以速度和通行性著称的长船而言不过是两个小时的航行而以。

秋月没有让【维京首领】带着船队直接向东方航行。相反,当他的视野能够覆盖部分海岸后秋月就让船队停下脚步——在海岸线上他清晰地看见了林老师布置的数座警戒哨塔。他知道类似哨塔的建筑能够为领主提供远超其他单位的视野,换而言之在发现哨塔前船队就已经暴露了。

只要稍微动动脑就能猜到林老师一定会在海岸留下预警手段。

不过秋月并没有感到气馁,毕竟换做是他在明知道敌人会从海上发动袭击的情况下也会做出戒备,这一次教训让秋月明白敬慎的重要性。

幸好这次失误并没有导致严重的后果。

船队在离岸两千米的地方沿着海岸航行。

大概向北行驶了不到五公里,最后一座哨塔也消失在秋月的视线中。此时秋月并不着急着上岸,他在命令【维京首领】带领船队继续向北的同时开始寻找河道的入海口。

与欧罗巴传统木质远洋帆船不同,极浅的吃水允许长船在内河肆意航行。又行驶了不到一千米,秋月总算在海岸上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河道口。

十多条长船依次沿着二十米宽的出海口逆流而上。随着逐渐深入,河道逐渐收窄至八米左右,而三米的水深足以将大部分海船拒之门外。但这对秋月的维京长船而言却绰绰有余。秋月记得在前世的历史中,维京人就曾靠着长船这一出人意料的能力攻打过巴黎。

在逆流航行近两个小时后秋月命令船队停止前行。

【维京首领】带着两百多个维京人将长船从水中拖上岸,战士们则向着西南方探索而去。

林老师说过对战双方实力越强战场越大,双方初始距离越远。由此秋月估计林老师的营地应该不会离岸超过二十公里——如今秋月的部队已经深入内陆三十千米以上,在确认对手可能对海岸方向做出额外防备后秋月决定给林老师来个背后开花。

’如果我是林老师,现在应该会派人沿着海岸搜索我的行踪。‘

在秋月换位思考的同时。

‘这孩子…’

哨塔发现秋月船队的一个多小时后后林老师的武术学徒才姗姗来迟,林老师命令二十个武术学徒每人带领五个民兵向北搜索。平原上树木稀疏,地形起伏微弱,他的每个士兵都能为他点亮周围半径两千米的范围。

但一连几个小时士兵们都没能发现秋月的踪迹。

而在天上围观的学生们则看到这样一副奇景:秋月的部队依靠长船的速度优势早已在林老师营地侧后方安营扎寨,维京战士们距离林老师的营地只有三四千米的距离。此时林老师不仅派人搜索海岸北部,同时调集少量民兵晶体南方——他怀疑秋月在被发现后故意向北航行一段距离再向南折返登陆。

在上岸四小时后,秋月借助士兵的视角远远见到林老师防护森严的营地。果不其然,面向海岸的一面防御远比另一边要严密的多,不仅围墙更高,在高墙外还插着一排削尖的木棍。林老师在确认无法找到秋月的部队后就将散出去的部队全部收回,本着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坚守营寨。

借着一处缓坡,几个维京战士手持石斧半躺在地上等待同胞的支援。【维京战士】没有制式装备,不论石斧、石矛还是石锤都有人装备,在其中秋月还发现不少战士提着自制弓箭。

将拿着弓箭的维京战士编成两队,秋月让【维京首领】带着他们向林老师的营地出发。不仅如此,灵机一动的秋月还让作为桨橹手的维京人充当民工搬起三艘较小的长船与战士们一同赶往战场。

秋月甚至没在临时营地留下看守船只的人员——【维京人】本身就有不输【民兵】的单兵战力,只不过组织度较为低下罢了。

缺乏铁器的维京人鲜少装备盾牌,秋月可不认为木墙上的箭塔只是一个装饰品。扛着轻便的长船冲锋实际上也算维京人的传统技能,长船坚固的船底不仅能抵挡箭矢还能充当攻城锤。至于船只损失?在秋月看来这场战斗必定有一方退场,打赢了对战结束,打输了用不上撤退秋月自会投降。

时间来到晚上。

夜晚的天空不是漆黑一片的,星光、月光透过几片浮云照亮整片平原。

月圆之夜并不是一个夜袭的好选择,但林老师依然认为秋月会在今夜来袭。

将兵力全部收缩到营地中,这是林老师给秋月的一次机会——正常情况下他肯定会在营地四周不知哨站,甚至伏兵。

‘你小子可别让我失望啊’

林老师既然能够猜到秋月会来夜袭,又怎么会想不到他的部队绕道东面的可能性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