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二哥,祝家三兄弟虽然嚣张跋扈,却也不算什么。这祝家庄,有一人,却是江湖上真正的好汉。”

李应喝了一碗酒,似是在回味。

听到这里,杜兴也是心有戚戚,抹了一把嘴,说道:“此人的武力虽然比不得武二哥,却也差不了多少,十个我杜兴也不是他的对手,端的好武艺。”

“何人比的了我二哥?”吕方好奇问道。

“‘铁棒’栾廷玉。”

“是他!”

武松眼前骤亮,认同道:“我倒也听说过他的大名,有万夫不当之勇!只是无缘得见,甚是遗憾。没想到竟然在祝家庄……”

“唉!此人做了祝家庄的教师,那祝氏三兄弟便是他调教出来的。”李应一脸的惋惜。

“可惜这样的好汉,竟然沦落在乡野之中,做个教师,可叹……可叹……”

武松紧锁的眉头突然一松,说道:“我有一计,可让此人离了那祝家庄。”

“何计?”

众人停下手里的酒碗,具都望着武松。

大伙儿都是粗坯之辈,做事凭的是手里的刀枪,哪里有什么计谋。

一听武松此言,便不由想起那说书人口中的诸葛丞相。

“嘿嘿,我举荐他做个都头,如何?”

“哈哈哈哈……”

李应畅快地干了一碗酒,笑道:“武二哥啊武二哥,你这是阳谋啊!只是县令相公会同意吗?”

史文魁不同意,仅凭一张嘴可赚不来那栾廷玉啊!

武松起身一抱拳:“李大哥、杜兴兄弟,稍坐,我去去便回。”

对县令这个百里侯而言,一个都头小吏,他自可一言而断。

都头!

唐中期诸军统帅之称,后为一部军队为一都的长官之称。唐僖宗时,当权宦官募神策新军五十四都,各都长官称都将,亦称都头。

到了大怂,长期对武官的打压和挟制,武官的权力大大减弱。虽然沿用了“都头”这一官职名,但与唐朝的“都头”完全是两个概念,不可同日而语。

按照北宋的兵制,都头和指挥使是步兵的官职名称。一个指挥使管理五百人左右的队伍。指挥使下分三个都头、五个副都头、十个将领。

因此一个正都头一般管理一百多人。

至于朱仝、雷横、武松这样的县衙“都头”,虽称呼为都头,但其实并非武将官职。

盖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是完全分开的,官员也分别属于两个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的完全不同的官僚体系,知县并没有地方的兵权。

显然不管是阳谷县的史县令还是郓城县的时县令,都是没有权力提拔亲信为“都头”的。

武松进县衙办事,相当于县衙衙役的首领,专门管理一县之内的治安和其他与治安有联系的事务。

所谓“都头”也只是史文魁为了恭维武松而给的尊称。

放在现代社会,武松现在所担任的官职,相当于一个县的分管治安的总队长。

并不属于官,而是吏。

可即便如此,其权利也是极大。

所谓县官不如现管,一个治安大队长,可以干的事大着呢!

比如晁盖、刘唐等人劫取生辰纲后,被官府探知身份,知县便让雷横与朱仝前去捉拿,却被他们私放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