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勇纳闷,
“花什么钱?要买什么东西吗?”
陈卫东看母亲去收拾厨房了才放心和好兄弟交底,
“北站货场你知道吗?原来那里是火车卸菜的地方,货场外面临街两侧都是门市房。原来批发蔬菜的时候那条街很热闹,供销社,各大机关食堂,学校,企事业单位,都上那去批发青菜。
但是三中会后允许个体经营了,北站货场的面积太小,蔬菜卸货地点已经改到了六十九线那个货场。现在北站货场外面连个鬼都看不见。我们要买的就是北站货场外面临街的所有门市。”
蔡志勇挠挠头,他第一次听见门市房这个词,不知道是啥意思。
“买什么房倒是行,可是那条街现在没有人啊,买来什么用吗?再说,北站货场我没少去,那街两边的都是木板搭起来的,算不得什么房子。”
陈卫东一拍手,
“买的就是木板,你不知道吧,那些木板房都是有主的。原来那里是个菜地,边上都是农民。铁路部门在那设立北站的时候占用了他们的土地,所以补偿给农民每户一个门市房,
“你别看那些门市房现在破败了,北站卸菜那些年这些农民比城里人过的好多了,家家户户都盖上了大瓦房。但是现在那些门市房肯定是不值钱,我们正好买过来。
多了你也不用问,我这是为以后做准备。等那条街再值钱的时候咱们肯定买不起,这个属于长线投资,但是回报非常大,你考虑考虑。”
蔡志勇打了个哈欠,
“你说啥我都信,你就说怎么干吧。”
“挨家挨户的买,要经过街道办事处走手续,要有合同,双方摁手印。”
那个年代刚允许房屋自由买卖,但是制度还不健全,存在很多漏洞。没办法陈卫东只能用后世的方法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条街若干年后将成为白岩市的商业中心之一。
蔡志勇没多少文化,好在他执行力很强。合同的事必须找个法律方面的明白人拟定,现在陈卫东所处的时代基本还属于一个人治的时代,但是法制的时代即将来临。
蔡志勇自去搞他的收购,陈卫东再一次把心思用在了学业上。即使有三十分的加成也不能松懈,自己能考上和加三十分考上绝对不是一个效果,档案里会有记载的。
这天晚上陈卫东又去小洋楼看海宽,海老头说他最近不怎么舒服,总是头疼,让陈卫东能不能给他整点止疼片。陈卫东马上拒绝了,
“海爷爷,不是我舍不得那几个止疼片。咱们得知道什么病因才能用药,明天周末,我陪你去医院检查一下。”
海老头听后直摆手,
“孩子,爷爷我八十了,够本了。这年头谁家都不容易,我看得出来,你是个能人,也是个有造化的人。老头我觉得你这孩子本性好,人也善良。
我还有点东西,我走了之后留给你,东西不多,算是我一点心意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