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赶往镇江城的路上,陆羽向陆源请教了如今萧国朝堂之上的形势,而陆源也明白自己这个小儿子立下军功,回到镇江城时一定会大行封赏,早些知晓朝中局势也有好处。

如今萧国共分为大皇子与三皇子两派,而二皇子由于生母卑贱的缘故,并没有多少大臣支持,而二皇子自己也清楚,所以一直表现的安分守几,似乎并不会争夺皇位一般。

大皇子派系下最为主要的便是以左相李池为首的一干大臣,其笼络了吏部与工部的各个官员,实力要比三皇子强上不少,并且皇帝似乎已经有了要立大皇子为太子的倾向。

而三皇子派系则是以户部尚书欧阳觉,礼部尚书陈竹为首,把控了萧国大半的粮草银两,其实力一样不容小觑,毕竟大皇子并非嫡出,这是三皇子唯一的优势。

至于右相长孙池和大将军陆源,则是保持着中立,不偏向任何一方,对于大皇子和三皇子来说,右相和大将军都是能够决定皇位落入谁手的重要筹码,所以时常明示暗示两位重臣投靠到自己麾下。

毕竟萧国三位最为出名的统帅,陆儒是陆源的长子,夏侯仁是陆源的义子,最后一位车骑将军上官缪是陆源结拜兄弟,可以说陆源掌控着萧国近半的军队。

至于长孙池就更了不得了,长孙家四朝为官,并且一直担任着右相的职位,可以说整个萧国有近六成的官员,是被长孙家提拔上来的。

甚至为了拉拢长孙家,大皇子孙礼曾直言,只要长孙池同意,他可以遣散皇子府中的所有嫔妾,只迎长孙池之女长孙翎一人入府。

只可惜,长孙翎性格孤傲,当着大皇子的面拒了这门亲事,此事一度惊动了皇帝,但迫于长孙池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再加上群臣劝谏这才作罢。

而左相李池的做法就相对稳妥了许多,为了拉拢同样重要的陆源,特意将自己的独女李斐嫁给了陆源长子陆儒为妻,这才让大皇子的颜面得以保留。

但世事难预料,那李斐过门后竟一反常态的支持陆家保持中立,这可差点没把李池气个半死,不过好在即便李斐表了态,陆家在朝堂之上还是倾向于大皇子一方。

而三皇子的应对之策也很有意思,除了夏侯仁被派往汉渊关以外,上官缪也被派到了萧国南部,说是镇压叛乱的百越部族,实际上就是在分化陆源在朝中的势力。

但身为金吾将军的陆儒却因为守卫都城的职责被留在了朝中,也正因如此,三皇子对此是又怕又恨。

而陆羽回到镇江,看上去是陆家的喜事,实际上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陆羽,毕竟陆羽立了军功,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陆儒。

只要将陆羽掌握在手中,那多半陆家也会随之臣服,毕竟陆家父子可是出了名的疼爱陆羽,当年误以为陆羽死在旧都大火中。

怒急攻心的陆源带着悲愤的陆儒一路闯到了皇帝内宫,扬言若是不让夏侯仁出兵北征,就一头撞死在宫中。

这也才使得夏侯仁能戴罪立功,收复汉渊关以南的廉州,但也因为陆源和陆儒的莽撞行为,皇帝削去了二人的爵位,分别降为伯爵以及男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