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手持折扇,端坐于大堂之上,沉思着近来缠绕在他心头的怪案。这桩案子不仅牵动着京城的安危,更是一场意味深长的阴谋。案情起因于一个年轻女子的冤屈,她名叫柳如烟,乃是名门之后,身姿婀娜,皮肤如雪,宛如出水芙蓉。然则,她却惨遭杀害,尸骨无存,留下的是一枚满是血迹的玉佩和几句模糊不清的临终遗言:“这罪名,冤屈我也!”

南侠展昭早已暗藏于青衫之下,眼神如电,时而睁大,似在探寻周遭情形,时而微合,似在思索案情的真相。他紧盯着包拯,低声问道:“大人,您可有新的发现?”

包拯微微叹息,指着案卷上那张模糊的画像说:“传言柳如烟被一群装神弄鬼之徒所料理,正是因为她掌握了一些不该知晓的秘密。”

公孙述则在一旁捏着自己的长须,面带忧虑:“虽说柳家忠良,但此案可涉及权贵之争,假若真有鬼神之说,那背后必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对!”包拯眼中闪过求索的光芒,“此案没有简单的表象,想要破此案,必得深入其间。”

案发之后不久,包拯亲自审问了柳如烟的好友梅香。梅香身着一袭素衣,神情恍惚。那双明亮的眼睛因失去挚友而显得愈发黯淡无光。她回忆道:“如烟生前常言,世间自有冤屈,我心如水,若得清白,便是死也无怨。”

“她临死之前有何奇怪之处?”包拯提问,声音如同催促的风,令梅香心中一震。

梅香仰头望着包拯,口中语出惊人:“我曾见她半夜与一个紫衣男子私会,神色匆匆,却不知此人何许人也。”

展昭见状,忙道:“紫衣男子,是否与那张画像相符?”

公孙述立刻翻阅案卷,细致观察画像中的细节:“果然,眼神闪烁,面容有异,看来当真与如烟有交情。”

“如此,再探访她生前的举动,恐怕可以找到更多的线索。”包拯朝四周招手,召唤随行护卫王朝和马汉。王朝身材魁梧,性情刚烈,正是负责保护包拯的第一得力助手;马汉则性格稳重,擅长分析案情。他们两人闻令而至,共同倾听包拯的推理。

“我们分头行动,王朝、马汉,你们去探听柳如烟生前的身边事宜,我和展昭则去查探那男子的身份。”

月下,京城的街巷如梦似幻,包拯和展昭二人穿行于青石路,月光洒落,仿佛为他们铺就了一条通向真相的道路。

途中,包拯心中仍在思索,随着情节的发展,隐约感到此案的复杂程度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不禁问展昭:“你觉得,诸多因素交织而成,是否可能背后另有其他隐情?”

展昭立刻明白包拯的意思,言辞谨慎:“我也有此感觉。既然那紫衣男子与死者关系密切,必然应寻找他与柳家之间的联系。”

二人为此,直往风月楼而去。那处世人云集、酒色娱乐之地,必然能查到柳如烟的事迹。踏入楼内,耳畔瞬时便响起歌舞声,烟花气息四溢。

包拯一踏入楼中,便找到了当日的酒家老板吴老头。吴老头身材矮胖,但精明灵秀,见了包青天自是生敬。他拍着桌子招呼二人入座,浓厚的酒味融合着油腻的花香,使得气氛微微沉重。

“吴老板,你知否青衣柳如烟近期有何动静?”包拯直入主题,目光如炬。

“哎,柳姑娘的人品自然是无可挑剔,往常常来此处小酌,但近来却有些不同,常与一名紫衣公子谈笑风生,直至夜深人静。”吴老头说得认真,像是想起了往事。

“紫衣公子?”展昭微微倾身,若有所思地询问道:“你可知道此人何名?”

“我也不甚清楚,但那人身形修长,举止不凡,更有股子洒脱气质。听说是外乡人,没少在这里留连。”吴老头不假思索,立刻道。

包拯暗自记下,心中已经有了对那紫衣人的一个轮廓。他若有所思,似乎已将这一线索与柳如烟的案件结合在了一起,接着又想起了梅香的描述,决定先行寻找线索。

几日后,包拯派展昭去追查紫衣男子的来历,而他自己则回到公堂,准备进一步地审问案里的关键证人。那天,公堂上挤满了民众,许多人来为柳如烟鸣不平。

“诸位父老乡亲,今日我便展开审讯,请诸位耐心倾听,收集更为明确的证据。”包拯站在高堂之上,以沉稳的声音宣告着。

众人点头称是。包拯首先审问的是柳如烟的家仆老李。李爷年过半百,颤颤巍巍,却十分忠诚。他的声音老成持重:“柳姑娘人品高洁,平日里心善,常常接济我们这些贫苦的人。我也曾看到紫衣男子来过我家,次数不多。”

“你可知此人曾与她谈及何事?”包拯问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