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十九年(公元前701年)五月。
郑庄公薨。
世子忽继位,史称郑昭公。
当年九月,郑国正卿祭足在宋国出差,在宋庄公(就是在郑国流亡的公子冯,华督助其夺位)的威逼利诱下,回国驱逐了郑昭公(子忽,流亡去了卫国),而拥立公子突即位,史称郑厉公。
朝中大小事物,都由祭足做主。
自从郑厉公即位,国人都已经平静平和了。
只有公子亹(wei)、公子仪二人,心怀不平。又害怕郑厉公加害自己,当时,就都出逃避难去了。
公子亹流亡蔡国,公子仪流亡陈国。
以上是郑国的历史背景。
却说卫惠公(朔)刚刚即位,时年仅十五岁。
注:【卫惠公:姬姓,卫氏,名朔,公元前699年-公元前696年、公元前688年-公元前669年在位。卫宣公之子。
公元前701年,公子朔与其母宣姜共同诽谤太子急子,卫宣公于是指使强盗杀害太子急子,改立公子朔为太子。公元前700年,卫宣公去世,太子朔继位,是为卫惠公。
公元前696年,左、右公子怨恨卫惠公诽谤杀害太子急子而取代他继位,于是起兵作乱,进攻卫惠公,改立太子急子同母弟公子黔牟为君,史称卫君黔牟,卫惠公逃到齐国。
公元前688年,齐襄公率领诸侯联军讨伐卫国,护送卫惠公回国复位,诛杀左、右公子,卫君黔牟于是逃到周朝。
公元前675年,卫惠公怨恨周朝收容安置卫君黔牟,便联合南燕国攻打周朝。周惠王逃到温邑,卫、燕两国拥立周惠王之弟王子颓为王。
公元前669年,卫惠公去世,谥号惠公,其子卫懿公继位。】
因为协助齐国出兵攻打纪国,被鲁国、郑国的联军打败了,正在怨恨,想要出兵攻打郑国报复一下,忽然接到报告,说郑国有使臣前来,告知郑厉公(子突)已经出逃,流亡到蔡国去了,现在要迎接旧君郑昭公(子忽)归国即位。
卫惠公心中大喜,立功的机会来了,还能够顺势要挟一下郑国,于是派兵护送子忽归国即位。
郑国正卿大夫祭(zhai)足(又称祭仲)迎立郑昭公子忽重新再做君主,并向郑昭公赔礼道歉说以前未能保护,是自己的罪过。
注:【说以前未能保护:指祭足在宋庄公的胁迫下驱逐郑昭公而拥立郑厉公这件事】
郑昭公虽然没有责怪,但是心里却怨恨不已,对待祭足的尊敬和态度也大不如前了。
祭足也感觉心里不舒服,也就谎称自己有病,不来上班了。
上卿大夫高渠弥向来不受郑昭公待见,这次郑昭公子忽归国复位,担心受到迫害,于是就暗中培养了许多死士,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刺杀郑昭公子忽而拥立公子子亹(wei)即位而做准备。
这时,郑厉公流亡在蔡国,高渠弥就结交蔡国的官员,同时派人联络本国驻守在别都栎(li)邑(河南禹州市)名字叫檀伯的官员,想要借用檀伯的地盘作为郑厉公发动政变夺取政权的据点,被檀伯拒绝了(时郑厉公在蔡,亦厚结蔡人,遣人传语檀伯,欲借栎为巢窟,檀伯不从)。
注:【别都栎(li)邑:春秋时期是郑国的别都,今河南禹州市】
高渠弥就派遣蔡国人扮成商人,经常来到栎邑做生意,与当地人混熟了,就乘机杀害了檀伯,把郑厉公安置在栎邑,修建城池,训练士兵,为将来复辟做准备,于是栎邑就成了敌对国家了(厉公遂居栎,增城浚池,大治甲兵,将谋袭郑,遂为敌国)。
祭足听到这个消息大惊,急忙向郑昭公汇报,命令大夫傅瑕屯兵大陵,以阻止郑厉公进攻的路线。
注:【大陵:河南漯河市临颍县西北】
郑厉公知道了祭足已经做出了防御准备,就派人请求鲁国做中间人,向宋国国君赔礼道歉(宋国曾帮助郑厉公上位,然而郑厉公上位后没有兑现承诺),再次许诺,这次要是再帮助我夺回君位,那必须、一定、誓死也要兑现承诺。鬼才能再次相信你呢?然而,呵呵,宋庄公又起贪心了,居然又相信了,就联合蔡国、卫国一起响应,出兵帮助郑厉公复国复位。
卫惠公(朔)有护送郑昭公归国复位的功劳,所以当时并不想与他们联合攻打郑国。然而郑昭公对卫惠公并不感谢,因此就怨恨郑昭公,所以就与宋公一拍即合,同意合作援助郑厉公复国复位的事了。
嗨,国家的事也像过家家,说翻脸就翻脸,说和好就和好,没有啥规则准则可循哈。
于是宋、鲁、蔡、卫四国一起出兵讨伐郑国。
祭足亲自率领大军来到大陵,与驻守的大夫傅瑕合力拒敌,随机应变,左右抵挡,四国军队竟然未能取胜,只好引兵各自归国,无功而返,这件事就不了了之。
祭足自从大陵前线回来,思量旧君主子突(郑厉公)盘踞在栎邑,始终是郑国的隐患,必须想出一个计策来防范或除掉他。想来想去,想起齐国曾与郑厉公有过为了帮助纪国而交战的事,现如今,接纳和帮助郑厉公的,只有齐国没参与,况且新君嗣位(齐僖公刚死,公子诸儿齐襄公即位),正是修复外交关系的好时候。同时又听说鲁侯正在为齐侯主婚(齐襄公向周王求婚,迎娶公主),这真是同时交好齐鲁两国的大好时机呀。于是向郑昭公汇报,亲自带着礼物前往齐国进行国事外交去了。
人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祭足但知防备郑厉公,却不知高渠弥蓄谋已久,只是顾虑祭足足智多谋,未敢行动,今日看见祭足远行,于是就肆无忌惮了,秘密派人迎接公子亹来到自己家里,乘着郑昭公冬季去郊外祭祀的机会,就命令死士在半路上伏击而弑杀,散步言论就说是被贼人所杀(乘昭公冬行蒸祭,伏死士于半路,突起弑之,托言为盗所杀)。
注:【蒸祭:冬季的祭祀。《礼记.祭统》:“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yue),夏季曰禘(di),秋季曰尝,冬季曰蒸。”】
然后就拥立公子亹坐了君主的位子。
公子亹派人召祭足回国,委任祭足与高渠弥共同执掌国政。
可怜郑昭公复国复位还未满三年,就遭到逆臣弑君之祸。
后世有史官感叹,郑昭公自为世子始,已知高渠弥之恶,及两次为君,不能剪除凶人,留以自祸,岂非优柔寡断之祸哉。
有诗叹云:
明知恶草自当鍼,蛇虎如何与共居?
我不制人人制我,当年枉自识高渠。
再说齐襄公(诸儿),向周朝天子求婚,周王答应将王姬(公主)下嫁与他,但要求鲁侯(鲁桓公,娶了齐襄公的妹妹文姜,也就是齐襄公的妹夫)做主婚人。
注:1.【王姬:周王之女,通称王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