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元年,渭水之盟的阴云依旧萦绕在唐人心里挥之不去。

紧接着一场大旱接踵而至,关内诸州赤地千里,是谓岁大饥,人相食。

次年,关中飞蝗,遮天蔽日。

帝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食我心,无害百姓。”

三年,大河决堤,南北九州之地沦为泽国,制令百姓东西就食,一时间,诸州流民泛滥成灾。

同年,将军张公谨上书讨蛮六策,列举六条征伐东突厥必胜的理由。

帝深以为然,遂诏令诸道府兵齐聚长安。

河南道洛州治下长水县,因地处肴山与熊耳山之间的洛水峡谷,地势稍高,得以侥幸逃过年初的洪泽。

然长水县为洛州上县,更为大河泛滥之后,进出关中的唯一要道,逃得过洪泽,却逃不过征兵的诏令,更逃不过奉命就食的流民肆虐。

......

......

夕阳半隐,鸟兽不见。

两侧的山上光秃秃的,草根,树皮,观音土,能吃的东西都已经被过境的流民吃光。

“那些流民追上来了,快走,快!”忽然,洛水畔的官道上,响起阵阵惊慌的声音。

一支十数人的队伍护着几两辆马车慌乱逃窜,车队后面,则是上百名眼冒绿光的流民紧追不舍。

“该死,这些流民是疯了吗?”

“他们不是流民,是流寇,饿急眼了,他们什么都做得出来。”

“该死!该死!”

为首的中年武士咬牙道:“前面有处驿站,驿站内有官兵驻守,进了驿站就安全了,大家再坚持一下。”

最前面的一辆马车里,坐着一名面容绝美的少女。

少女二八年华,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宛如盛开的桃花般明艳动人,眼角一颗泪痣,更平添了几分妩媚的气质。

她自侧窗探出头来,回望车队后面紧追不舍的流民,眉毛轻轻挑起,乌黑闪亮的双眸里满是凝重。

“王伯,还有粮食吗,扔点粮食下去延缓一下他们的速度。”少女轻声开口,声若黄莺般清脆。

被称作宋伯的中年武士沉声拒绝:“二姑娘,此处距离武关至少还有六七日路程,接应的人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咱们在长水县内也没有买到粮食,不能再扔了。”

少女蛾眉轻蹙,目光落在一众面黄肌瘦的流民之上,绝美的俏脸上浮现一抹不忍,却也没再多说什么。

这一路上,她们遇见太多流民了,没法救,也救不了。

“驿站,是驿站!驿站到了!”

车队之中爆发出欣喜的惊呼声,看着道路尽头的驿站,一行十数人脸上顿时浮现出劫后余生之色。

女子收回目光,看向不远处的驿站,也不由得如释重负般吐出一口气。

只是一行人还未高兴多久,一颗心又沉了下来。

借着夕阳的余光,众人能清晰的看见那驿站门庭大开,院内荒草丛生破败不堪,俨然一副已经废弃的样子。

“王伯,这......”少女蹙眉,忧心忡忡。

“进驿站,据院墙而守!”中年武士面色一变,迅速做出决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