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归来,见新宅中门大开着,杨继就问门子:“何人来访?”
门子:“回老爷的话,郡守来了。”进门的瞬即,补一句,“没带礼物。”
到了正堂,夫人见自家老爷回来:“老爷们说话,小妇人自去后厨看看”,就离开。
杨继:“郡守大人在上,请受老夫一拜。”
吴云京见到杨继就直接过来拉手:“久违了,梅林兄。”接着就很不客气的接着杨继寻一案面对对坐下(对面跪坐)。
很不应景的,梅府管家梅陇来提醒:“老爷,夫人说那位贾先生让人送来了新奇物什,叫桌椅。贾先生还说,跪坐之人,容易下肢血脉不畅,容易腰肌劳损......”扒拉扒拉一大通,杨继一开始觉得管家梅陇无礼,看看李清扬,又觉得心里舒坦,那是李家人‘血脉不畅,腰肌劳损’。
一套八仙桌、太师椅被安放在正堂,杨继和李清扬在管家梅陇的示范下,坐了上去,一起感觉舒坦。
还未续话,管家梅陇又来了:“老爷,夫人交待了,家里的厨子已经在天然居学会了新厨艺,以后老爷和客人们不了门就能在家里享受美食......”又是扒拉扒拉一大通,一本《鲁菜大全(一)》出现在杨继手里。
正堂终于消停下来,杨继:“天然居的这位小先生,就是贾宝玉。刚才还请老夫过去听书,老夫记下一句,叫什么‘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这位小先生啊,也是有心了。这不,他求上老夫,想借些史书回去。”
吴云京心里有些窝火,来到这梅府都一个时辰了,不是听妇人的家常里短,就是看杨继的桌椅、听天然居的段子,好不容易到了正题,就听到了一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已者容’,这明显是逐客令啊。
吴云京有些等不及:“梅林兄身为临清郡中大贤,郡中之事,尽在先生腹中装着,国中诸事也尽在先生腹中装着,先生满腹才学,自当为国效力。本官已上书朝廷,推举先生为清河长史,还望杨继兄不要推辞。”
杨继想着,‘我都跟你老小子是仇人,你还想收我做小弟。真是痴心妄想。’杨继:“吾早已心灰意冷,只愿守好家园,了此余生。朝中之事,不便参与。吾,入不得朝中大人的法眼。何必去自讨无趣。太守大人光临寒舍,寒舍已经是蓬荜生辉,惟愿老死故乡耳。”
吴云京急了:“吾虽与梅林兄二面之缘,却深知梅林兄高义。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叹息中,心情全写在脸上。
杨继想着:‘这老小子,哪有一上来就要求人家干活的,也不给点好处。我连成你儿子都给灭了,你还不快来点好处过来。太让吾失望了’......
杨继:“吾,已无心官场。”其实,杨继哪里是无心官场,只是想着如何再灭了吴云京而已。
吴云京:“唉,可惜啊,国失良才!”在叹息中,吴云京走了。
杨夫人看来人离开,就径直来到正堂:“唉,可惜了。这新式家具,老娘未得享受,让这老小子先坐下了。”
管家梅陇也跟进来:“夫人所言极是。”
杨夫人:“老爷啊,天然居的人不错。懂事儿!借几本书的事儿,就送来如此大礼,不像这吴云京,只想着让人家干活,也不先给点好处。”
杨继很郑重:“吴家人的好处,拿不得。”
杨夫人嫣然一笑,坐到杨继的大腿上:“当初,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有骨气、有底线,所以才嫁你。”
管家梅陇:“老爷,那贾先生借书的事儿?”管家梅陇欲言又止,尽量低头不看这两口子。
杨继:“借给他就是了。”
管家梅陇:“这贾书生胃口大的很。据说,他专门有些人手,整理各种书籍,这线装纸书,恐怕各郡世家都印了许多套了。”
这回轮到杨继疑惑了:“这人,怕不是要把老夫家里的书全都整理出来,变成线装纸书?”
管家梅陇:“回老爷的话,应该是。”
杨继:“他要真是能办成此事,老夫就和他结拜。”
杨夫人:“难得老爷如此。老爷是更看重自己的心血,还是看上了这个后生了?早几年,你可是看不上他呀!”
杨继邪魅一笑,看着自己夫人:“要是早几年就已经看上了呢?”
杨夫人:“那就做他岳父。”
杨继听了自家夫人的话,笑喷:“哈哈哈哈,还是夫人的心大。”
夫妇二人整理好衣服,分别坐到太师椅上。杨继安排管家梅陇:“你去接洽,那贾先生要是真的想整理老夫的所有藏书,吾是说所有木简整理成线装纸书,老夫愿出一半儿费费。至于招女婿嘛,不急,不急。你的嘴巴也给闭严了,不急着说出去。”
管家梅陇终于是会意一笑:“就按老爷说的办。”
========================
梅陇家来到天然居,掌柜的增水过来迎一迎:“梅管家,在下有礼了。”
进入一间静室,三人落座,由增良亲自为梅陇烹茶,这一手优雅到位的茶艺,再让梅陇受宠若惊,眼泪都流了出来:“感谢两位掌柜,小的愿意效劳。”
增良:“梅陇兄乃是兄长,不可这般,不可这般。我家爷爷说了......”增四中断一下,整理一下,继续说道:“按照家里的辈分,宝玉先生,是我们两兄弟的爷爷辈儿。”
见增良打住话头儿,梅陇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儿,听到解释,才如云开雾散一般。
增良:“我家书先生爷爷说了,梅林先生的珍藏,就是世间珍宝。相比之下,任何金银、美人都是俗物。史书里记载的,是祖先茹毛饮血、浴血奋斗的历程,是这天下的泱泱文明。我等后人,要知道自己是谁的子孙,知道祖先从哪里来,我等和子孙要到哪里去。这史书,就是一盏指路明灯......”一边说,增良一边在静室里走动,再回到梅陇面前,拉住他的手:“所以,梅陇兄,你是有大功德的。未来史书,会有你这一笔记下......”
增水也很会搞气氛:“所以,梅陇兄,感谢你出的一份心力。”兄弟二人,深深的向梅陇一揖。
梅陇哪见过这个呀,被深深的感动坏了,仿佛祖宗十八代的祖坟都冒了青烟。不,冒了青烟是不够的,那得是冒火才行,梅陇想起一句不知道哪里听来的话:‘焚我残躯,熊熊烈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梅陇要是知道,这句话是从哪个天然居里传出来的,估计会笑话自己太没见识了,不仅没见识,还特二特傻。
========================
嘉兴15年5月20日
曲村,宝玉府宅议事厅。
虽然门口没有任何文字信息,没有石狮子,没有护卫,可曲村人都知道这不大的院子是贾府,贾府就是曲村治下所有人的天。
田立信摸着脑袋问一旁杨翰林:“嘿嘿嘿嘿,杨先生。我们明明没有抢吴家,东家为什么同杨将军说我们抢了吴家呢?”
杨翰林也在思考:“这大概就是投名状。东家不是讲过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投名状》的故事嘛。东家故意无中生有,杨勇将军也没办法完全查证。东家大概是想告诉杨将军,你的东西被吴家抢过,我就从吴家抢一份送给你,你我都是吴家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不管你信不信,我都同你站在一起。”
田立信:“那为什么送了粮食,还要帮助杨将军收拢流民、开荒种地呢?”
杨翰林又想了想:“吾猜想,东家是想说,我既然和你站在一起了,粮食也送了,不妨再大方一点,替你解决后顾之忧。雁门关最缺少什么,一是缺少军械粮草,二是缺人!农田水利搞好,庄稼也年年有好收成,人口就能聚拢起来。有人,就有一切。就像东家之前说的‘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我们帮边军解决了后顾之忧,却也让边军放弃了凤凰山南侧土地的想法。看着吧,那片土地是抢不到,可我们一旦抢到了百万流民中的一半儿,也是功德圆满了。”
田立本:“就像我们曲村,一开始只有一些土匪农夫而已。可东家英明,敞开了接纳人口,这南北几百里的,不都是曲村的天下了嘛。这就是‘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田立信也在思考:“这是不是说,边军拿了咱的大好处,多少就得帮咱的忙。今后依然不是白干活,还能分好处?”
宝玉走过来了:“对喽!立信田兄这句话说对了。让人家干活,就得给工钱。我们不也得了苍云岭嘛,这也是工钱,咱们不亏。”
杨翰林:“可是东家,我们再拉拢杨继,是为何?此人现在无官无职啊。仅靠威望不足以成势啊。”
宝玉:“根据各方传来的不确切消息,吾判定韩家的韩昌玉、吴家的吴海朝,都是杨继让人给做掉的。这个经手人,应该就是梅陇!虽然没什么证据,可从事后谁最大得利的角度说,是杨继无疑。”
田立本疑问:“也就是说,不必同杨继达成口头一致,也能同杨继一起办成许多事情。只要双方心里明白就成?”
宝玉:“立本兄所言极是!作为杨家自己人,杨继肯定知道杨勇的处境,而我们就像中间的一条暗线,可以静悄悄的帮助他们达成许多事情。几方都得好处,几方都不在明面上,还要敌手死的快。
对了,增田,帽儿山那边的市场建好了吧?”
贾增田:“回爷爷...”宝玉瞪了他一眼,增田马上改口,“回...回东家,帽儿山市场已经建好,那里已然是大集市,比清河县城还繁华。招商采办大会的事情,一个月前就散出了消息。这几天,我们自家的酒楼、客栈、院子都满了。来到的客商有三百多家,一个个的都央求咱们教厨子呢。”
宝玉:“翰林哪,杨继那边开始修书了吗?”
杨翰林:“已经开始了。杨继那边组织到的人手就有四百人,咱家在临清的院子都让给他们用了。杨家那几十间大房子的书简抄写校对下来,怎么也要9个月以上,全部完成要到明年夏天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