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晚。
紫禁城,承乾宫。
大明当今天子,崇祯皇帝正同最喜爱的田妃一起用膳。
一个身穿蓝色内侍服,头戴蓝色内侍帽,手握拂尘的中年宦官正站在其身后侍奉。
突然一个小内侍轻声走了进来,来到中年宦官身边耳语。
中年宦官眉头一皱,让小内侍在旁等候,然后弯腰来到皇帝身旁。
“皇爷,首辅求见。”
“嗯?”
身穿黄色盘领窄袖袍的少年天子眉头一皱。
“正月里,温体仁不在家中休息,跑来找朕作甚?”
在明朝,每年的十二月二十日到第二年的正月二十日,属于正旦节。
这段时间,皇帝和官员们便停止办公,休息一个月。
崇祯和田妃其乐融融,本不想他人打搅。
可他又想到温体仁定是有什么急事,最后还是无奈的说道。
“承恩,你去请温体仁过来罢。”
中年宦官正是记在曹化淳名下的太监,王承恩。
他现在虽然只是司礼监下属机构,文书房的掌房太监。
但司礼监要晋升入监的太监时,一般只从文书房提升。
再加上他在崇祯还是信王时,曾在其落水后舍命去救。
因此得到他的信任,一直伴其左右侍奉。
所以他在宫内甚至整个朝堂之中,都拥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很快,身穿仙鹤补子的老人便跟着王承恩走了进来。
一见到崇祯,老人便弯腰行礼。
“皇上,老臣有急事禀报!”
“温先生,到底何事?须你深夜入宫见朕。”
崇祯皱着眉头问道。
老人正是当朝内阁首辅,太子太师建极殿大学士,温体仁。
只见他起身后,仍保持略微躬身的状态,拱手对崇祯说道。
“皇上,接河南巡抚元默急报,流贼于正月初一兵分两路,一路由横行狼、一斗谷、满天星、扫地王等八营部众十余万人西入武关,截止昨日,已攻陷山阳、镇安、商南、洵阳、紫阳、平利、白河等数地,另一路有闯王、老回回、八大王、曹操等四营部众八万余人正向卢氏山区前进,若被他们穿过山区直抵内乡,便能经邓州、淅水南下湖广,到时郧阳、襄阳、房县等诸地亦危矣!”
哐当一声,崇祯手中的象牙筷子掉落在地。
王承恩赶紧将其捡起,又让身后小內侍赶紧拿新的筷子过来。
“这元默,如此无能,纵流贼猖狂至此,还不上书请死!!!”
转瞬之间,崇祯的面色由白转红,额头上青筋暴起。
田妃赶紧在旁安慰。
“皇上,元默虽然该死,但当务之急还是尽快出兵将流贼剿灭,否则恐有星火燎原之势。”
温体仁声音低沉又平稳的建议道。
“哎,温老先生,若是流贼能剿灭干净,早在山西时便可永结后患,何至于此。”
崇祯叹了一口气,面色忧愁道。
“皇上,流贼之所以能流突无定,连攻多地,概因各镇、抚事权不一,互相观望。宜以重臣开督府,统摄诸道兵讨贼!”
温体仁立马大声说道。
“温老先生言之有理,既如此,可有合适人选?”
崇祯想了想,事实确实如同温体仁所言,便又问道。
“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当为首选。”
听到洪承畴的名字,崇祯眯起眼睛。
洪承畴采用“以剿坚抚,先剿后抚”的方针,在陕西剿灭流贼数万人,杀的陕西起义的流贼不得不流窜到山西,并一路逃到河南。
这是一个猛人,若是由其统领各府军务,流贼定不会像如今般猖狂。
可是他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不妥,陕西三边同蒙古部落相邻,洪承畴肩负边防重任,未可轻易。”
温体仁皱了皱眉,有些不解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