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广州,有一个下午的空闲时间,大家舟车劳顿,需要休息一下,明天才有精力去企业考察。

朱炳坤则单独出去了一趟,他去了机械工业部广州机床研究所。

这家研究所建于1959年,是原机械工业部直属综合性一类研究机构、国家机械行业技术归口单位之一。

几年后会转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进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首批242家转制的重点研究院所之一。

如果是在内地,想进这样的单位大门都是很难的。

但广州毕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朱炳坤掏出证件后,很快就有人接待了他。

朱炳坤此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我县想生产一款质量过硬,安全可靠的插座,想与贵所合作。”

“插座?这不是很简单的东西么?你想要怎么合作呢?”

负责接待朱炳坤的是一位叫诸丽娟的年轻姑娘,戴着眼镜,留着短发,身着短裙,脚下着一双运动鞋,显得青春靓丽,活力四射。

朱炳坤诚恳地说道:“想请你们根据我们的要求设计,如果贵所有人愿意去我县工作,就再好不过了。我们淘沙县,非常渴望贵所的高级科技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县现在的生产力严重不足。”

“我们所的同志都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你的要求,可以帮你转达。”

“多谢。”

诸丽娟刚走出去,朱炳坤就听到外面有人在争吵:“宋春波,你上班时间接私活,这像什么的话?把所有东西全部拿走,再写一份深刻的检讨,另外,这个月的奖金扣了。”

宋春波不以为然地说:“赵主任,我就是帮亲戚修几个台灯,这算什么私活?”

赵主任大声说道:“你宿舍里和办公室都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台灯,你亲戚家有几十个台灯?宋春波,你要是想下海,那就别犹豫,现在下海可比在单位赚得多。要是不敢下海,又想接私活,那就在家里搞。拿着单位的工资,给别人做事,这种行为绝不能姑息。”

朱炳坤走到门口一看,那个叫宋春波的,大概二十多岁,短发,中等身材,正在跟那个“赵主任”理论。

赵主任戴着厚厚地眼镜,四十多岁,有不少白头发。

宋春波大声说道:“下海就下海,难道我离开了这里,还会饿死不成?”

“宋先生,我是古南省淘沙县经济开发区的办公室主任,我叫朱炳坤,不知你是否有兴趣到我县发展呢?”

朱炳坤此时再也顾不上,急忙走了出去,还拿出了自己的名片。

这是为了参加考察团,而特意印的名片。在内地,名片还是个很新鲜的玩意儿。

赵林贤冷笑道:“宋春波,你去内地的县城也挺好的,在那里,正好可以一展你的抱负。”

朱炳坤劝道:“宋先生,我们去外面说如何?赵主任,大家毕竟同事一场,以后还可能要见面的嘛。”

赵林贤不知道宋春波以后的成就,但朱炳坤太知道了,在中国的电器行业,宋春波是有一席之地的。

宋春波跟着朱炳坤到了外面,问道:“你是古南省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