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呼~

呼啸的寒风轻抚过了脸颊,掀动了端坐在马背上的银发少年额前的发丝。

和林大军此时正沿着从西域到草原收购牛羊皮毛等草原特产的商人们走出来的道路前进。

大军蜿蜒前行。

银发少年纵马登上了一座不太高的山岗,转过头来可以看得到在他们的周围便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细软的沙粒,吹着呼啸而过的的寒风,一阵一阵的寒风吹在行进中的军队的士兵的身上,裸露在铠甲外的皮肤只感到如同刀割一般!

云烈看着山岗下前进的自己的大军,他们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身穿精钢铁札甲,人马具甲,手持马槊,马上挂着大弓和狼牙箭,腰间别着恰西克马刀。

更多的士兵身穿蓝色的布面甲,布面甲是极具明朝特色,有着钢铁环臂手。马上挂着强弓劲弩,腰间也挂着恰西克马刀,统一服色,统一装备的大军远远望去如同一片蓝色的海洋,令人赏心悦目。

没错,云烈给自己的士兵装备的正是后世被称之为天堂之刃,鹰之利爪的恰西克马刀!

这种刀长一米左右,后背宽刃刀身拥有一定的弧度,重心靠后,刀头开双刃,这种设计让刀身出鞘以后即可投入战斗,在马上使用,一旦出鞘,便可顺势一砍杀伤力极大!

刀柄呈P型,柄尾为勾状,刀柄后端左右两侧分开,亦即凹进去,从刀背方向向下看呈Y型,通过这种设计令使用者可以可以保持平衡感和单手操作,便于挥舞和转刀,有效防止在战斗中大刀被甩出脱手,熟练的使用者在正握和反握中随意切换,这是这把刀的精髓!

而且在锻造方法上云烈也采取了最麻烦的大马士革钢锻造法!

大马士革钢原本是古人用印度的乌兹钢以冷锻法制成的带有天然类似木纤维花纹的优质钢材,以大马士革钢打造的刀剑以削铁如泥,坚韧不曲著称。可惜的是这种钢的锻造方法已经失传了。

而且现在是武周年间,据历史记载,大马士革钢最早出现大约在公元八到九世纪左右。

现在虽然大马士革钢已经出现但是还没有流通,仅在高官贵族中收藏了少数几把大马士革钢武器,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敢奢侈到把大马士革钢装备全军。

而云烈之所以会是因为他穿越前很喜欢看一档阿美丽卡国的综艺真人秀——锻刀大赛!

这档真人秀里就详细介绍了大马士革钢的锻造方法。

而这也让他让后世赫赫有名的大马士革钢提前了近半个世纪出现在了世界上!

虽然云烈锻造的是高仿版的大马士革钢,但是,无论是外观还是强度都与真正的大马士革钢相差无几,而且几乎无一例外只要是使用大马士革钢的锻刀大赛的选手们到最后都能夺魁。

云烈被三位大将和上百名全身人马具甲的铁骑簇拥当中,他单手抓着缰绳,他如今乘骑的是一匹性格温顺的枣红色小母马。

云烈自己有两匹马,一匹更加强壮活跃的战马,而另一匹则是平日里用来代步,性格更加温顺,也就是他现在乘骑的这一匹。

小突厥太子骑着枣红马,身上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皮甲,腰间佩戴着苗刀,马的一边挂着一张宝雕弓,一壶狼牙大箭。

雪白色的绒毛披肩,红底金边的披风背后还绣着突厥阿史那王族的金狼头的纹章垂在背后,披风罩住了半个马身,少年银金色的长发在脑后梳成一个马尾辫。

他的身后簇拥着三员大将,身后一人身穿锁子大叶连环甲,手中一条镔铁狼牙棒,座下一匹黄骠马。

正是有着蓝瘟神之称的左先锋穆如极!

云烈左侧一人身穿鎏金山文对襟连身甲,大红收边,头顶水牛立顶高尖六瓣金纹战盔,腰间一条铁锏,座下战马的得胜勾上放着一条乌金大盘龙棍,看着这条大盘龙棍的粗细分量,上称约起码一百二十多斤沉!

此人正是人称僧太岁的右将军僧格林沁

云烈的贴身侍卫长西洋人亚力克也在其中,不过他没有穿东方式的甲胄而是穿着一身西方的板甲,背上背着一把西方双手大剑。

云烈的身边除了这几人之外还跟着数百名人马具甲的重骑,他们打着一面两头身披鳞甲的苍狼头围绕着一把长矛的军旗。

他们就是云烈帐下唯二装备了重甲的精锐军队:怯薛军!

怯薛军原来是成吉思汗的亲卫军。

当年,成吉思汗一统草原后,为了将原来松散、甚至互相敌对、仇恨的草原诸部捏合成一团,将诸部贵人们的子弟组织起来,成为自己的亲卫,也就是怯薛军。

这些怯薛军,成为草原上最先进的力量,目光不再局限于本部族,而将草原看成了一个整体。

他们后来全都担任大蒙古国的各级官员,怯薛军有着严格的纪律,同时也享有非同一般的特权,一个普通的怯薛军人的地位甚至高于千户官,这支怯薛军维护成吉思汗的统治,构建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基础。

成吉思汗也通过掌控怯薛军,完成了对整个草原的掌控。

云烈的怯薛军也是从和林的各千户,百户,十户的儿子中选拔的,共有千余人。

云烈希望他们能够像后世奥地利落榜美术生的警卫旗队师一样精锐。

当然,现在的怯薛军当然比不上后世成吉思汗的那支怯薛军,也比不上小胡子的警卫旗队师。

但是,云烈有信心让他们比历史上的怯薛军,警卫旗队师更强!

云烈的军队基本上全员披甲,但是主要分为两种铠甲,一种是全身穿着铁札甲的重甲军士,另一种则是身穿明朝的蓝色布面甲。

前面说过,云烈的祖上是明朝世袭的武勋千户官,云烈的家里就有一身这种看起来单纯使用棉布制作的明朝布面甲。

在小时候,云烈就经常帮着家里人修补这套上了岁数的老古董,所以云烈对这种铠甲很熟悉。

那时候云烈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拆开这套布面甲,然后再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组装上去。

为此云烈小时候没少挨家里人的板子,要知道这可是几十万的古董啊!

这种看起来用布制成的,薄弱的甲胄根本就不是后世影视剧中那薄薄一层。

布面甲的外面先是以三四层棉布交叠一起,反复锤打,可以减轻火器杀伤,里面则是布满钢制甲片,用铁钉镶在甲胄内衬。

面对这种盔甲,即使是二十步内的箭矢、火器杀伤,都未必会致命。

云烈的和林地处北方草原,云烈干脆就因地制宜,制作出了这种铠甲装备士兵。

于是在几百年后起源于蒙元帝国,发展于朱明王朝,鼎盛于满清的布面甲在武周诞生了!

不过云烈也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等到以后有机会了在给自己麾下的勇士们装备上铁甲。

云烈的身后还跟着三名手持圆筒矛的勇士,他们手中的圆筒矛的圆盘上有81个穿孔,绑扎着白马鬃作为垂缨,然后固定在松柏杆上冲天而立于石头龟座之上,显示着神圣的威严之势。

这就是突厥的礼器,突厥王族阿史那家族的象征之一的苏鲁锭长枪!

苏鲁锭的突厥语意思是“矛”,是突厥的象征,是战神的标志,又译为“苏勒德”。

传说中突厥的开国之君阿史那.土门可汗曾被围困在一个叫千棵树的地方,正在危急时刻,他翻身下马把马鞍倒扣在地上,向着苍天大喊:“长生天父亲啊,请救救你的儿子吧”。

话音一落,从天上落下了长矛一样的东西。

他身边的大儿子立马要从树上取下来。

但他三次都没有成功,土门可汗恍然大悟,他亲自踩在马背上,取下了这个东西。

从此土门可汗举着这个长矛,长矛指向哪里,哪里就奏响了凯歌。

它成了突厥大可汗所向披靡的旗徵,又是太平无事的战旗吉祥物。

根据突厥礼仪规定:九为极数,突厥大可汗,突厥可汗,突厥太子每人有两套苏鲁锭。

突厥大可汗有九支苏鲁锭,突厥可汗有六支苏鲁锭,突厥太子有三支苏鲁锭。

苏鲁锭一般是黑白两色,分别叫做“哈喇苏鲁锭”和“查干苏鲁锭”,就是“黑”和“白”的意思,黑色象征着战争与力量,白色则象征着和平和权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