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竹筏越飘越远,就像跟父母做最后的告别,想到这里依香云又哭得不能自已,她开始怀疑是不是伤口太痛,导致自己产生了幻觉?

按理说平常侍卫无事是禁止进入厢房的,有急事时,可以在门口喊人。艾罕应侍卫长由于不放心,怕自己手下的人把依香云打坏了,只好趁着无人时进来看一眼香云的伤势。

没想到他刚一掀开帘子,就看见了依香云涕泪交流的一幕,而且有越哭越凶的趋势,直接把他整懵了。虽然他经常冷着脸拒绝过很多个“小朴少”(对傣家少女的昵称),要是香云感说第二,绝对没人敢称第一。

手中紧握的潺槁止血膏也不好送出去了,没想到,宫女口中的侍卫倜傥第一少爷,艾侍卫长就这样铩羽而归。

对于侍卫长曾经来过这件事,依香云毫不知情,哭累了以后,想着自己为了能够中再见父母,她甚至去纹了身,据说,只要纹了带有龙王祝福的纹身,就可以在水里所向披靡,她好想亲自去救回父母。

她好恨那时自己还小,不会游泳,这样想着,她陷入了深度睡眠。

据了解,在云南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布朗族等男子有纹身的习俗。他们在腿、胸、背、臂等处,用各种纹饰,涂以蓝靛或胆汁等成青色而终生不褪,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据近代《车里》一书的归纳,纹身的图案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有象、虎、豹、龙马、鹿、猴等;第二类的图案有云纹、方形、圆形、花卉等;三是文字类,有傣文佛咒和成句佛经;四是其他类,有曲线、直线、几何图形等。

对于为何纹身,不仅学者们看法不同,就是纹身者也说法不一。其实纹身作为一种习俗,它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傣族传说中的一位男青年得到龙女的帮助,在身上刺了很多鳞状的花纹,入水时,水向两边分开,水怪也不伤害,这就把纹身作为一种避邪的巫术。

傣族中的另一个传说是一位男青年因有纹身吓坏了魔鬼而杀死了他,正是这种避邪防害的异曲同工。

在唐宋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把纹身的蛮夷分为“绣脚蛮”、“绣面蛮”和“雕题蛮”数种。明时《百夷传》云:“不黥足者,则众皆嗤之,曰妇人也,非百夷种类也”。

说明其时已进入父系社会,纹身既示男女之别,又别民族之异。在纹身图案中的傣文、佛碣是佛教传入和有了文字以后的发展。

傣族传说是佛祖为了使小和尚专心听经、以修正果而画上的花纹。

这也许是为了展示男人在佛寺接受了教育,已由“生人”变成了有知识的“熟人”吧!

至于一些学者和纹身者所说的,纹身是为了赢得女人的爱情,也许不无道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纹身,追根溯源应是他们信鬼神的先民对某些活动如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对有害动物或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

后来,尚巫咒的先民认为龙虽恶、虎虽毒,他们也不会伤其幼儿,身上有了鱼鳞状和猛兽图案以及后来的佛碣,既可把自己当成“龙儿”、“虎子”又可求得神、佛的庇佑。纹身就是古代人们为适应特殊环境,以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心态和所采取的谋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