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后,杨玄感担任鸿胪卿,袭爵为楚公,升任礼部尚书。杨玄感虽然生性骄傲,但爱重文学,四海知名之士,大多到他门下。
杨玄感自因累代尊贵显赫,有大名于天下,朝中文武百官,大多是他父亲手下的将吏;又见朝纲渐渐紊乱,隋炀帝杨广又一天比一天爱猜忌,他心中不安,于是与诸弟谋划,准备废掉隋炀帝,立秦王杨浩为帝。
杨玄感随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回来时到了大斗拔谷,当时随从官员都很狼狈,杨玄感想袭击隋炀帝。
叔父杨慎对杨玄感说:“朝士的心还是一致的,皇上还没有垮台的迹象,不可胡来呀!”
杨玄感这才作罢。
当时,隋炀帝喜欢征讨,杨玄感想立威名,偷偷求取将领,便对兵部尚书段文振说:“我家世代承受国家大恩,得到的宠爱超过了应得到的,如不立功于边塞,何以塞责?如边疆有风尘之警,我要执鞭于战阵之中,立点功劳。明公主管兵革的,所以冒昧地把心思告诉您。”
段文振把杨玄感说的话告诉隋炀帝,隋炀帝夸奖杨玄感,对群臣们说:“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这话真不假。”于是赐给杨玄感缣彩数千段,对他礼遇更加隆重。
从此,杨玄感经常参预朝政。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春天,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命杨玄感在黎阳郡(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当时,隋末农民战争已经爆发,义军遍布各地。
杨玄感于是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隋炀帝所在的部队断粮挨饿,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隋炀帝军缓慢下来,派使者来逼促。
杨玄感扬言说:“水路有很多反贼,不可前后而发运。”他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都随军到辽东,杨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六月,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将从东莱入海,前往平壤城,部队还未出发。杨玄感无法号令众人,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
杨玄感于是进军黎阳县,关闭城门,大搜男夫。于是用帆布作牟甲,设置官署,都按开皇年间(公元581年至600年)的办法来办。他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
李密自长安应召至军,为杨玄感谋主。杨玄感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部众近万人。
李密到了以后,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北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为上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为中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为下策。”
杨玄感听了三策后说:“您说的下策,才是上策。现在朝臣们的家属,都在洛阳,如果不攻取它,怎能影响世人?并且经过城镇却不攻打,用什么显示威力?”
到了弘农宫,父老们拦着杨玄感说:“弘农宫兵力空虚,又有很多粮食,容易打下来。这样,进可绝敌人的粮食,退可占取宜阳的地盘。”杨玄感同意。
李密劝谏说:“您现在哄着广大兵众向潼关撤退,办好这事就得迅速,何况追兵快到,哪能停留!如果前进不能据守潼关,后退又无处可守,广大兵众一旦逃散,用什么保全自己?”
杨玄感不听,留下攻弘农宫,打了三天,打不下来,追兵于是追了上来。
杨玄感往西到了阌乡,上盘豆,布阵连绵五十里,与官军且战且走,一天几次战败。又在董杜原摆下战阵,诸军进攻,杨玄感大败,独与十几个骑兵在林间逃跑,将奔上洛(今陕西商县)。
李密秘密地进入潼关,被追捕的人捉住。
杨玄感起兵给隋政权震动很大,隋炀帝闻讯后仓惶从辽东撤军南下。
杨玄感屯兵洛阳城下,久战不克,隋援军到来,杨玄感腹背受敌,被迫西撤,为追兵所及,大败,奔上洛(今陕西商县)。八月初一日,死于葭芦戍。
相传,到了葭芦戍,杨玄感自知难免一死,对其弟杨积善说:“事情失败了。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
杨积善抽刀砍死杨玄感,然后自己自杀,但自杀未死被追兵擒获,与杨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隋炀帝的行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