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金刚经开经偈》,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偈,相传,为武则天所作。

翻开经典,就会看见一首开经偈,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华严》当年翻译圆满的时候呈送给皇帝看。

那个时候的皇帝,已经是唐朝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看到这部经,非常欢喜,就题了这四句“开经偈”。武则天说,“像这样微妙甚深,不可思议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或经历了百千万劫也很难遇上一次的。在此之前的百千万劫生命历程里,从来也未曾遇到过如此至真至善,微妙甚深之经典。”

这首偈语,表达了轮回迷途的众生有幸见闻佛法时的欢喜。佛颂流传至今,并成为众多修行人颂经之前必不可少的发愿文:

千百年后的今天,大凡佛教寺院,每天在未诵经文以前,都要先念这四句“开经偈”。

“寺”与“庙”,一开始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寺”这个字,最早出现在西周的金文里,“寺”通“侍”,本意是等待。在秦朝的时候,被正式作为官方机构的名称来使用。直到初唐时期,国家还设有九寺。

“九寺”,即宗正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卫尉寺和太府寺。

其中,“太常寺”主管宫廷礼乐;“光禄寺”主管宿卫、侍从;“太仆寺”皇帝的车驾、马匹;“大理寺”掌刑狱;“鸿胪寺”主管接待外宾,朝会礼仪;“司农寺”管宫中谷物钱粮;“卫尉寺”掌管仪仗帐幕;“太府寺”是财务管理机构,负责的财务收支,各项赋税物资管理以及各种贡物的保管;“宗正寺”管理皇族、宗族和外族的谱谍以及对宗庙皇陵的管理。

至于“庙”,《诗经·周颂·清庙序》里面说:“清庙,祀文王也。”《尔雅》中对这个字的注释是:“庙,貌也,先宗形貌在也。”

“庙”的繁体为“廟”,广字头代表是在一个屋檐之下,“朝”在古代是这个字的表音的部分。同时也代表“廟”和“朝廷”相关的建筑,即西周王室、贵族进行祖先祭祀的地方。

所以说,“寺”和“庙”至少在中国汉代以前,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进入的地方。“寺”是指国家机关办事的场所,即官署;“庙”是指封建王室和贵族们,专门供奉先祖灵位的地方。

于是,隋唐时期,朝廷里就有了“九寺”,皇家则有了“宗庙”或“太庙”。

“寺”最早成为佛教活动场所,是和汉代一个“白马驮经”的典故有关。

根据《四十二章经序》、《牟子理惑论》等多种典籍的记载,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汉明帝刘庄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有一天晚上睡觉,梦到一个浑身冒着金光的“圣人”,全身金色,项有日光,在殿前飞绕而行。

第二天,汉明帝会集群臣,问:“这是什么神?”

当时,学识渊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听说西方有号称‘佛’的得道者,能飞行于虚空,神通广大,陛下所梦见的想必就是佛。”

第二年,汉明帝派遣蔡愔(yīn)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远征西域求法。使团到达大月氏国后,抄得佛经42章,并于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此地遇见高僧迦摄摩腾、竺法兰,邀请二师来汉地传播佛教。

二师接受邀请,用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随蔡愔一行来到洛阳。

汉明帝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专门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马寺”。

白马寺,是我国汉地最早的佛寺,取回的佛经则收藏于皇室图书档案馆“兰台石室”中。这就是“白马驮经”的故事。

传,皇帝为了表示对这些佛学经典以及佛陀本身的尊重,于是专门修了一座寺院安置它们。

最后,皇帝还给这座寺取名为“白马寺”。从此以后,打外国来的高僧和尚们,就很自然地住进了“寺院”,享受到了古代中国高级官吏的待遇:

住在可称“寺”的国宾馆里,吃斋。

陪同的鸿胪寺官员谦称:

“斯是陋室。招待不周,多多包涵。”一口外国话,越来越地道。

故而,朝廷里的高级官吏们,尤其是鸿胪寺里的官员,多少都明经,懂佛学,有的职务还懂梵文,懂外语。而自东汉白马寺而来,京兆地的寺院管理本地户籍,普通民众倘若外出远游,需要请本地的“寺”出具通关文牒或者路引。

时至南北朝,仍然沿袭“寺”的官署属性:

譬如,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落迹传教而兴建的一座寺院,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嵩山“少林寺”。

话说,南北朝时,天竺僧人跋陀到中国,善好禅法,颇得北魏孝文帝礼遇。

嵩山少林寺,是和洛阳白马寺一样,由中国当时的皇帝下令修建的一处寺院。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而少林寺的“寺”表其建筑属性,官府所有,“管理”权限也仅在其山门之内;“嵩山”和“少林”,都是时年地图上标注的地名。

永平元年(公元506年),印度高僧勒拿摩提和菩提流支先后到少林寺开辟译场,在少林寺西台舍利塔设立翻经堂,翻译经书。

之后,慧光在少林寺弘扬《四分律》等师说,经多代发展,后世最终形成四分律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