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早朝。

朱翊钧将昨晚的构想跟众人说了一遍,底下依旧一片沉默。

此时,户部尚书陈荐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愿去。”

朱翊钧闻言,目光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感,他凝视着陈荐那饱经风霜的脸庞,心中既被其忠心所感动,又不免生出几分担忧:

“朕深知你的忠勇,然岁月不饶人,你年事已高,朕实不忍见你再受奔波之苦。你且在京城安心养老,享受天伦之乐吧。”

陈荐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与自信:

“陛下,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臣虽老,但尚能一展余热。”

见朱翊钧还是没有要同意的样子,他继续补充道:

“更何况,老臣曾在陕西任按察使多年,对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了如指掌,此番前往,定能事半功倍。再者,李道远乃户部官员,老臣作为户部尚书,更有责任亲自前往,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朱翊钧实在无可奈何,再加之朝堂众人都在赞扬,只得同意了。

李道远一行人来到了长安县郊外的一个村子里,村子里的老弱妇孺见他们高头大马,手中的东西都不要了便跑进了屋里。

他们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与不解。他对身旁的众人说:“看来这里的民变与李楠他们脱不了干系。”

李道远翻身下马,将马交给了带来的侍卫,并让他们留在此处。

见他一个人往村子里面走去,剩下几人也纷纷下马,跟着一起去了。

来到一户人家门外,他清了清嗓子,“乡亲们,我们是朝廷派来的官员,特地来此地赈灾的。请大家放心,我们没有不会伤害你们的。”

说完,他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片刻,门缝里悄悄探出一只眼睛,紧接着一个小女孩怯生生地走了出来,她手里还紧紧抓着一块破布。

小女孩的目光在李道远和其他几人身上游荡,“饿……”。

还没说完,她就昏倒在地了。

李道远见状,连忙上前几步,轻柔地将小女孩扶起,让她靠在自己的肩上。他回头对跟几人说道:“快,去把我们带的干粮和水取一些来。”

喂她吃下一些东西后,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

“你家中可还有人?”

那小女孩儿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李道远看她如此可怜,心生怜悯,一阵思量过后便决定把她带回去。

他知道今天来到这里恐怕是问不出来什么了,于是决定返程。

众人走了一会儿了,来到了一处两边是高山密林的地方,外面天气太热,他们只想快点回去。

就当队伍要走出山谷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了一伙衣衫褴褛的人,他们有的拿刀,有的持种庄稼用的农具。

还没等李道远开口,身旁的侍卫统领一边将手放在腰间的佩刀上,一边向他们问道:

“你们是何人?竟敢在此阻拦朝廷命官。”

他们当中一半的人一看就是已经好久没吃过东西了,而另一半虽然衣衫破败,但是看起来就是训练有素的。

禁军统领曾经也是久经沙场,一眼便发现了不对,于是让队伍做好准备。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李道远心中虽惊但表面依旧保持镇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