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门外,早已有百官等在那里为赵瑗送行。
赵瑗在其中看到了好几个熟面孔——杨存中、董德元……甚至还有赵璩。
这些人自然是来看他笑话的。
“和州地方好啊,安全又和平,望郡王好生管理!”董德元笑道。
对于这种明显讥讽的话语,赵瑗丝毫不在意,刚刚在系统里抽到了辛弃疾的好感度,他现在的心情超级好。
送行人群的最边上,有一个人和其他人站得远远的,正微笑地看着赵瑗。
正是赵瑗的恩师史浩。
见到史浩到来,赵瑗赶紧下车,对着他行了一礼。
他的这位老成持重的王府教授,这些天却是朝堂上帮了他最多忙的人,干尽了以前放在他身上绝对不会发生的冒险事。
赵瑗心中对他只有满满地感激,和愧疚。
史浩在朝中没有势力依靠,他赵瑗这一走,史浩怕是在朝中凶多吉少。
“先生莫忧,学生必然能回来。”赵瑗对着史浩说道,还不忘加上了句提醒,“您留在临安,切须小心谨慎!”
“当然,关于这点我深深地相信。”史浩笑道。
两人对视着,突然赵瑗明白了。
于是,他也笑了。
马车再次启动,赵瑗也缓缓上了车。
只是,令在场所有人惊愕的是,赵瑗上车的同时,竟向史浩伸出了手!
而史浩迅速拉住,两人一起上了马车,然后扬长而去!
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半晌,才见得以董德元为首的人面色铁青、咬牙切齿地匆匆离开了。
和州边陲。
一处破庙里,傅喜娃跪在大宋艺祖赵匡胤的画像前磕了好几个响头,才将香插进去。
然后又双膝跪下,开始磕头:“艺祖,您老人家当年可是万军取首,大破南唐,求求您显显灵,保佑保佑我们吧!”
本该是农忙的时节,时年9岁的他却和村民们一起蜷缩在这破庙里。
每个人的眼神都是黯淡无光的,看不到一丝一毫对生活的希望。
“喜娃儿,别磕了,没用了,朝廷的军队早都跑了,”一个大叔拉起傅喜娃,“我说咱们还是省点力,把这画像藏起来,待会去跪跪鞑子,兴许他们还能放我们一命。”
傅喜娃不肯:“不是自小就说要忠于朝廷,朝廷一定不会见死不救的!”
“那是以前,现实一点吧!”又有村民劝道,“临安的官老爷们只顾自己享乐,哪里顾及过我们这些江北的小民!”
“这鞑子年年过淮劫掠,朝廷的军队什么时候抵抗过,一问那些官老爷就说朝廷和他们签了‘合议’,不能和鞑子开战,”一个老汉叹气道,“这鞑子哪里是会遵守‘合议’的?今年倒好,直接把村子烧了。”
其他妇孺们更是以泪洗面。
夜幕降临,破庙内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村民们围坐在火堆旁,面色沉重。
有人不知道从哪拿出一盏壶沙,霎时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突然,破庙的门被猛然推开,一阵冷风呼啸而入。村民们惊恐地抬起头,只见几个身穿羊皮大衣的士兵闯了进来。
正是来劫掠的金兵!
他们一脸杀气,手中的兵器在火光下闪烁着寒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