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远平笑道:“贾老师最懂农村,你要写农村农民,指定能在全国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得到方远平的夸赞,贾平娃羞赧地笑了笑,道:“好了,不谝了,我也该回去上班了,刚刚来杂志社,端茶送水的活儿,都是我的,迟到的话,人家会说的!”
“杂志社很多杂事,有机会,你还是调到作协专职写作最好。”王培祥道。
“唉,我也想,但我作品太少,不够格啊,还是得抓紧写出好作品!”
“你喝了酒,路上骑车可慢点。”王培祥嘱咐。
“这点酒,没事。远平,有时间的话,晚上去找我,我请客,我还没和你聊够呢!”贾平娃拍了拍方远平的肩膀,出门骑上车子走了。
回到《延河》杂志社,方远平和路瑶先躺在床上眯了一个小时,到了下午三点,都醒了过来。
西凤酒不孬,一点不打头。
洗了把脸,俩人倒上一杯开水,一人一张办公桌,开始工作。
路瑶一边抽烟,一边看稿子,写审稿意见、退稿信等,方远平则开始誊写《牧马人》。
房间里安安静静,只有钢笔划过稿纸的沙沙声。
上辈子是搞网络文学的,爽才是王道,今生方远平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只是把传统文学当成饭票或者回城的敲门砖,谈不上喜欢。
但渐渐的,他就喜欢上了。
且不说小说那深刻的主题,仅凭那鲜活的人物,跌宕起伏的情节和人物命运,真挚动人的感情,就足以引人入胜。
传统文学自有它的魅力。
窗外国槐树枝叶婆娑,街道上的自行车铃铛声偶尔传来,方远平完全融入到小说里的世界。
许灵均、李秀芝、郭谝子、董大娘的喜怒哀乐,也牵动了方远平的心,仿佛不再是书里的人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日影西斜,暮色昏沉。
方远平合上了钢笔笔帽,满足地伸了个懒腰,然后把稿子交给了路瑶。
“誊好了?”路瑶翻了一下,笑道:“你字挺好的,比我的强。”
“练过。”
方远平上辈子上小学的时候,被爹妈送到书法培训班练了五年呢。
后来,毕业后用电脑写作,字就越写越糟了,提笔忘字,原本以为五年书法白学了,没想到回到1978年,反倒用上了。
技多不压身,说起来自己还学过钢琴呢,回头再写点流行歌曲啥的,往乐坛插一腿?
“走,去交给贺大姐吧。”
路瑶带着方远平来到贺书玉的办公室。
贺书玉接过稿子,看了一遍,然后道:“另外你再写个两千字的创作谈,和小说一起发,稿费会给你另算,你看行吗?”
“写啥呢?”
“就是写你插队创作的经历,对文学的热爱,写作路上的坎坎坷坷,主要是为了鼓励知识青年和广大读者。”
要把我整成偶像实力派么,这个时代是诞生了很多如同爱豆般的“文学英雄”的,方远平点头道:“没问题。”
“一万九千字,稿费按照千字6块钱给你算,一共114块,你看行吗?”
“比我和平娃的稿费标准还高,我们俩吭哧吭哧写了十多年,现在稿酬才千字五块!”路瑶故作惊叹。
“你也别抱怨,主要是为了鼓励一下方远平的创作。”
稿酬标准,按照作者的知名度来定的,但有上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