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卫国直接摇了摇头,拒绝了徐国民等人的提议。
三七分成,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他并不需要参与对早餐店的管理。
要知道管理一家早餐店是需要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每天起早贪黑不说,干活时间也比较长,一般人还真受不了。
何况,三成利润看似不多,但如果分店的数量是现在的十倍甚至是百倍,那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正所谓积少成多嘛,要是一家分店一天只能分到十块钱,那十家就是一百块钱,一个月就能分到三千块钱,而要是一百家分店,这利润就相当可观了。
当然,要想开一百家分店,短期内恐怕是办不到的,但若是只开十家分店,还是能够做到的。
如此,现在的关键是寻找更多的“合伙人”来加盟。
而对于这点,贺卫国早已经想好了对策,此刻暂且不提。
…………
开分店的事情确定之后,徐国民几人就迅速开始物色起合适的店面来。
而这期间,贺卫国二姐贺红玲的早餐店也已然开张了。
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更没有开张大吉的各种仪式,有的只是简单的放了一串鞭炮,这店就算是开业了。
之所以没有弄这些仪式,主要还是因为二姐毕竟是个体户,能低调就尽量低调,绝对不能去当这个出头鸟,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此在开业后,早餐店的生意比起以前摆摊的时候,自然是没法比的。
对此,贺红玲倒也不急,她知道这事根本急不得。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这店里的东西味道好,价格实惠,服务周到,肯定会吸引不少人来吃的。
再说这店门口面向通往船码头的大路,路过的人只要看到店招牌上写的“平价饭馆”四个字,肯定会进来看看的。
没错!
二姐贺红玲的这个店面写的是“平价饭馆”,而并非是“平价早餐店”。
两者看似差不多,但其实差别很大。
前者是饭馆,后者则是只卖早餐,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不过相比国营饭馆,二姐贺红玲的这家店面并不卖炒菜,而是卖卤菜。
而这正是贺卫国的拿手好戏。
要知道这卤菜,关键在“卤”字上,也就是卤水上边。
而这卤水,贺卫国恰巧就有秘方在手。
无论是卤猪耳朵还是卤猪头,亦或是卤猪尾巴,他都可以卤的非常的好吃。
而且,这些卤制的东西并不需要现卤现卖,完全可以提前准备。
如此一来,即使是没有大厨坐镇,也可以照常运营饭馆。
而且这饭馆只提供卤制的东西,也还可以被包装成饭馆的一大特色,更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
再加上这些卤制品原材料是猪身上低贱的东西,所以相对猪肉而言,成本更低,故而,在每一盘卤菜的售价上,要比平常的炒菜更低,仅需八毛钱一盘。
如此一来,许多舍不得到国营饭馆下馆子的人,自然纷纷跑到了这里来吃饭。
这一传十,十传百的,县城的人很快就知道了在船码头附近,有这么一家只售卖卤制品的“平价饭馆”了。
只不过贺卫国却并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这卤制品的收入不仅远远超过了早餐的收入,而且还成为了各个“分店”的一块金字招牌。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这会,来店里吃卤味的都还只是吃个新鲜而已。
…………
当二姐的店面开起来后不久,徐国民等人的三家分店选址也定下来了。
虽然过程曲折了点,租金也给了不少,但好在店面的位置让贺卫国比较满意。
他去看过后,发现这三家分店都位于人多的地方,而且相互间隔比较远,如此所辐射的范围自然也将不会出现大规模重叠的现象。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三家分店都没有毗邻国营饭店,所以经营时也不会和他们产生什么矛盾。
待到店面选址彻底定下来后,贺卫国就迅速去找了自己的大姐夫,让他即刻带着工程队照着二姐的那家店,对其他三家分店进行装修。
而其他人则趁着这段时间,跟二姐学开店的经验。
至于贺卫国自己,则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制作卤味品。
不过卤水的配方,他并没有教给他们,而是留了一手。
对此,徐国民等人也很“识趣”,并未追问。
就这样,一晃便到了四月中旬,四家店皆都开业了。
也许是因为这一个多月以来,二姐的“平价饭馆”所积累的名气,所以,其他三家分店刚一开业,这生意竟好的出奇。
这不,当天晚上,四家店一统计总营业额,竟发现突破了一千块钱,而按照三成利润来算,贺卫国将收到九十多块钱分成。
九十多块钱啊!
这都比得上好几个普通工人的一月工资了。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开了四家店,要是更多的话,这一天的净收入只怕能上一两百。
甚至有可能更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