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日暮时分,河南归德,侯府静心堂内,一名老者坐在中堂条案一侧的太师椅上,脸色阴沉,一只手抖抖索索地端起茶杯,向口中送去。因为手抖得厉害,茶杯和茶托叮当作声,一口茶倒有一半洒在皂色绸衣和狐皮氅的前襟之上。
一名青年男子这时走进静心堂,把屋外一阵寒风也带进房中。他单膝跪地,双手作辑,向老者行礼道:“父亲大人,给您请安!此次去金陵外访,您何时到家的?”
老者阴着脸,抬起头,把茶杯放在条案上,向男子挥下手,让他起身,嘴里恹恹答道:“今日晌午到家。”
男子退身坐在屋子一侧的椅子上,轻声道:“爹,找孩儿何事?”
老者目光阴沉,声音嘶哑说道:“朝宗,为父这次从金陵折返,也见了一些故交旧识。这两月来,目光所及,均是国家破败,山河日下。好在我儿一直坚守信义,以国家社稷为重,我一些老部下说起你,莫不以你文采卓着,气慨坦荡为荣。我甚感欣慰。”
“爹,您过奖了。您这么一说,让儿子倒有几分惶恐。有事您直说”。
老者神情凝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道:“你母去世早,为父年事已高,虽然数次蒙冤,身陷囹圄,但老马伏骥,仍怀报国之志,而你岁数也不小了,你虽文采名闻江左,但你和妻妾一直未有生育,我侯家无后,为父心中甚是不安!”
男子连忙起身,拱手低头道:“爹,方域惭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儿子一直为此事诚惶诚恐。但您知道,您儿媳常氏多年旧疾,一直无法生育,而吴氏入门虽然有几年,但儿子近年来因为战事奔忙,聚少离多,所以吴氏也一直没有消息。”
这名男子姓侯,名方域,字朝宗,正是明末清初知名才子。座上老者,是其父侯恂,乃着名东林党人,曾官拜崇祯朝户部尚书。
此时,侯方域年方三十有四,正值壮年,侯家早年间和徐州常氏联姻,娶妻姓常名安月。常安月多年未育,早就撺掇方域早纳二房,以接宗代。但方域一直推说专心治学,坚持不纳妾。直到五年前,方域远赴扬州,协同明将史可法抗清,战败铩羽,意兴阑珊,后来决意回到老家归德府归隐。
这次归乡,侯方域还携回了一名女子,姓吴名香,个头不高,人长得玲珑有致,最难得的是美目流光,莺声燕语,且气质如兰如蕙,入门见过侯家长辈,知书答礼,答问得体,自称自幼父母双亡,但却是苏州名门之后,因此侯家即作聘纳入侯方域二室。
只听候恂接口道:“正因如此,你左梦庚兄上月见我,也提及此事。他说,金陵夫子庙附近,近来有很多信众聚集,据说有观音菩萨显灵,很多香火在求子求嗣,不如你明日启身,前往金陵求求观音,以便早得佳音。”
侯方域一怔道:“爹这次从金陵回来,儿子还想陪您老人家多呆几天,聊聊见闻。”
“不忙不忙,你明日出发,不出十日便可回来。回来我再和你讲讲不迟。就这样定了,让管家马上备好行李干粮,明天就上路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