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木为信是一个典故,首批大明皇家技术院院士就是相同的例子。

这件事造成了轰动效应,产生影响最大的,还得是工匠这个阶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活生生的例子就在身边,羡慕嫉妒恨的也有,怒其不争的也有,更多的是觉得干这一行有了奔头。

这个民族勤劳,聪慧,肯吃苦,有韧劲,忍耐力强,底层百姓渴望上进的动力不可估量。

直到现代世界,有上进心依然是女性择偶条件之一,这是根植于民族血脉基因里的印记。

这个年代的社会精英——士林阶层,根本不知道底层百姓这股上进心的力量有多恐怖,在这个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庶民的力量。

原本的历史,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国家各个阶级相对平等,才让庶民的力量爆发出来。

在这个位面,虽然方式不同,但同样引爆了这股了不起的力量,一直被统治阶级压制的力量。

因为皇帝给这些底层人民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

天启皇帝也没有想到,旅顺之战的胜利,会吃到这么丰厚的红利,大概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太渴望一场胜利了。

自从建奴崛起后,大明对上建奴屡战屡败,这一场又一场的败仗,对这个民族的自信心损害非常大。

听听大明对女真人的称呼:建奴,足够蔑视吧,可我泱泱华夏,中央帝国,竟然一次又一次的败给建奴,你让天下百姓作何感想?

他们会自我怀疑,不再自信。

而旅顺之战的胜利,如久旱逢甘霖一般,滋润了民族自信心。

不要怀疑这一点,后世的清末,外敌入侵,清政府一场又一场的失败,让这个民族失去了天朝帝国的自信心,看见洋人就害怕,就低头,逐步产生了崇洋媚外的心理,至今也无法根除。

堂堂华夏,被倭寇全面入侵,失去了大半个中国的土地,最后民间称呼日本人由倭寇改为东洋人。

人类乃至动物,天性中就有慕强心理,外敌强大到不可战胜,自信心肯定会被践踏乃至摧毁,这是正常生物特性。

现在的大明,即使是底层百姓,也看不起外国人,儒家文化的长期驯导,百姓讲礼仪,知廉耻,懂规矩,仁义礼智信深入人心。

为什么看不起外国人呢?

因为外国人不讲仁义礼智信,言语粗鄙,行为出格,我们斥之为蛮夷。

天启皇帝是现代人,深知舆论引导的重要性,这段时间,他作为大明舆论的幕后推手,掀起了一场又一场舆论风波。

之前关于独尊儒家的讨论,渐渐被其它风波淹没转移,可最后对于是否独尊儒家没有结论。

跟现代世界的热搜头条一样,再惊爆眼球的新闻,时间久了,都会转为平淡。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