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杀伐四起。

整个晋阳郡,乃至于整个晋地,都笼罩在腥风血雨当中。

教头宁海蟾等人,率领九天揽月楼杀手横行天下。

在州郡长吏和黑冰台密探的配合下,杀得天下僧众闻风丧胆。

一个个的寺庙被捣毁,一卷卷的经文被焚烧,一个个的僧众被屠戮。

甚至就连“火线还俗”、“隐姓埋名”的僧众,以及居家修行的“居士”、依附于大禅寺的俗家弟子,在大秦官僚体系的搜山检海下,也是无一幸免。

正式剃度者,皆杀;罪孽深重者,皆剐;冥顽不灵者,或是枭首示众,或是腰斩弃市,或是五马分尸,皆被施加最酷烈的刑罚,作为其他人的警示。

凡是自称笃信佛法者,夷三族!

凡曾为信众者,皆需唾弃佛祖、焚毁佛经、手刃僧众,方可得活。

一时间,凡有佛寺所在之处,皆是杀得人头滚滚。

光是被屠戮者,就有十几万众,被处以极刑者,亦有几千人。

因此而背离佛法的“背信者”,更是高达数十万众。

别说是大禅寺,整个外道佛统的根基,皆被连根拔起。

整个大秦江湖,入耳处都是同一个声音:灭佛!灭佛!灭佛!

与此同时,大禅寺中。

上至主持、首座、长老,下至武僧、沙弥、头陀。

整个大禅寺上下,合计八千余众,皆已齐聚山门广场。

一股同仇敌忾的信念,让他们众志成城、不惧生死。

虽然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仅仅只是一个浊气公子模样的青葱少年。

但是只此一人,却让整个大禅寺、八千余僧众都如临大敌。

甚至于,心生死志、莫敢相抗!

“本座亲临此地,请诸位赴死,这是尔等何其荣幸之事?”

姜承乾一开口,就让大禅寺上下、八千余僧众如堕冰窟,“怎么殊无半点欢喜之意?”

“要是本座一高兴,说不定能放过你们其中的某些人,让你们得以苟活性命了呢?”

听到这话,在场僧众的神色各异。

大多都面色灰败,少数人怒目而视,但却也并非没有怦然心动者。

千古艰难唯一死啊!

佛敌!心思如此恶毒,真真不当芿子!

见此情形,大禅寺的高层在心中怒骂,如何不知这是姜承乾的“诛心之言”、“攻心之策”?

但是奈何形势比人强,他们如今已为鱼肉,而对方却为刀俎,如之奈何?

但僧可死、众可死,佛法传承,却不能因此断绝。

事实上,在龙象老僧“圆寂”的时候,大禅寺的高层就已有赴死之心、决死之念。

但是他们绝不允许,佛法传承就此在九州断绝。

念及于此。

当中为首一僧,当即踏前一步道:“魔主杀心已起、杀意如骨,何须巧言令色,诓骗我等。”

“尔等的所作所为,我等又岂能不知?”

“头可断,血可流,我等之精神、佛法之传承,却将在烈火中永生,魔主不必惺惺作态,试图动摇我等心志。”

“左右不过是舍了臭皮囊,早登极乐世界而已,我等将在天上看着,尔等倒行逆施、万劫不复之日到来。”

姜承乾闻言心中微动,只是淡然一笑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本座秉承着上天有好生之德,本欲给尔等留一线生机。”

“奈何你这老匹夫,纯为一己之私,断绝门人生路,如之奈何?”

听到这话,众僧皆是面面相觑,甚至感觉有些荒谬。

眼前之人,屠僧灭佛,造下滔天杀孽,实为盖世魔主、波旬在世。

如今竟然如此厚颜,大谈什么“上天有好生之德”?

但假如他说的是真的呢?万一真有一线生机呢?

虽然明知姜承乾所言皆是虚妄,满腔的杀机与恶意,甚至都没半点遮掩。

但是却依然有人心存侥幸,不由得目光闪烁起来。

见此情形,为首一老僧连忙道:“老僧大禅寺主持方正,有一言奉劝魔主,莫要再说此可笑之言,试图动摇我等心志。”

“但使九州无一佛经传世,天下无一僧众苟活,无一信众皈依,我佛法传承,依然不会断绝。”

“这五台山中、大嵩山下,皆已浸润佛韵禅机,一草一木,皆有佛缘,就算尔等苦心孤诣,行灭佛之事,只要此两地有生灵存在,便迟早会被佛缘点化,继承我等的佛法传承。”

“到那时,我等自会从极乐世界降临,重归这九州故土,重铸我大禅寺的传承。”

姜承乾闻言抚掌大笑,“此等万分隐秘之事,你竟说与我听,就不怕本座毁坏地脉、绝汝根基?”

说罢,姜承乾意味深长道:“除非,尔等此刻要做之事,与此等隐秘息息相关,你才不得不说,以此来提振心气,免得功亏一篑。”

“罢了,罢了,也别说本座不给你们机会。”

“今日本座就与尔等辫经一番,若是尔等能胜本座一场,本座就留一人性命,如何?”

转瞬之间,姜承乾就已猜透其中关窍,以阳谋强行逼迫对方辫经。

其根本目的,自然是要完全摧毁大禅寺上下、满门僧众的心志,破了他们的禅心,彻底断绝他们的精神传承,抹杀佛法在此界的最后一丝痕迹。

而大禅寺的高层,自然也知道姜承乾的险恶用心。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更何况,他们就不信以佛法禅机辫经,他们会不如一个“外人”。

若论“打机锋”等嘴炮手段,他们禅修僧众,才是“专业人士”、“此中能手”。

别拿你们的业余爱好,来挑战我们赖以生存的专业。

念及于此。

大禅寺主持方正和尚,当即朗声道:“我等绝无苟活之意,但也绝不允许魔主曲解我佛精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