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那日姜清时为安慰姜员外,私下里也将雪莲的事透露了一二,这姜员外走南闯北,经历的多,奇闻异事,也是听说不少,这梦中的经历倒不稀奇。
姜员外以前去南疆的时候,还听说大山里头的少数民族有用风铃招魂的技艺,传女不传男,被选中的女孩能够转世,同风铃交流,传说那风铃只能被死人的怨气撞响,并由此引出许多高门大户的秘辛之事流传于世,所以姜员外也没有少见多怪。只是终归没有亲身经历,有些半信半疑。
今日罗致远将姜家需要些材料做吃食的事情告知他,姜员外心里就掂量了一番,于是吩咐罗致远:“以后二娘需要什么,你负责全力配合。若是你办不到的,便报给我,所用银钱从我的私账里出。”
罗致远得令,自是安排人手准备,带盖的瓷坛、生石灰粉、草木灰,家里的窑场就有,谷糠多的是。
罗致远也好奇二姐儿要做什么吃食,就吩咐手下的人多搬几袋回来,那去田庄拉东西的人也实在,直接搬了十袋,一袋就百多斤。
待这些东西都拉回来以后,罗致远亲自带队赶了两辆马车送到雪莲家。让杂役在前门扣了门,喊了陆老丈把后院门打开,他带着人绕到后院将马车一辆一辆赶到后房仓库门口,将东西卸下让人搬到仓库里。
罗致远来送货,陆老丈开后院门前已告知姜刘氏,女眷们正忙着清洗鸭蛋和鸡蛋。
姜刘氏忙告诉姐们不要到后房去,一边让陆老丈喊了男丁到后院帮忙,并让陆老丈传话让罗致远到到堂屋坐坐。
雪莲忙指挥着众人加快手中的活计,将擦干净的鸡蛋、鸭蛋分开装好。在烧好的一锅热水里,放入一斤茶叶末再煮十分钟左右,用煮过的茶叶水将四斤半的盐、三斤纯碱化开后,雪莲特意舀出一小瓦盆水放到柴房里。
又让陆成家的将买来的大瓦盆搬出来,将锅里的水舀进去,再将四两的黄丹粉也放进去化开备用。
这些称重好的材料都是陆成家帮的忙,雪莲还不会看大颂朝的秤,这个必须学。
干完这些,雪莲让竹心去看了水钟,还有一刻申时正,姜清时和五哥该下学了,离吃晚食也没多久,不能耽误家里人吃饭,雪莲便说道:“先将这些搬到柴房里,先做晚食吧。”
厨房收拾利索后,陆成家的带着荷心姐妹准备了茶点待客,便开始做晚饭。迎春也在厨房里帮忙,将家里人的饮食喜好,细细说给陆成家的听。
雪莲离开厨房前,又给众人布置了任务:“陆大娘让后头运二十个坛子到厨房,您辛苦点,用热水烫刷干净”。
陆成家的一听,忙说道:“这点活,哪就辛苦了,二娘子莫要客气,都是奴婢该做的。”
陆成家的原本就备着两锅热水,加把柴的事,一锅水已经用完,另外一锅加热一下就能用,空出来的锅正好蒸米饭。
陆成家的先将晚上要炒的菜备下,待坛子刷完,就在小灶上做菜,一个小灶上炖鸡汤,小火咕嘟。
这边姜刘氏陪着雪莲到堂屋坐下,不多时,罗致远就从前院进来,拜见了未来岳母,雪莲也见了礼。
三人坐下后,雪莲看着面相稚嫩却精明外露的准姐夫,心里还是有些别扭,只能怪她芯太老。
雪莲清清嗓子开口说道:“致远哥,想必你也知道,我自溺水后,就和从前不太一样。”
这些事情,姜清时和姜员外交谈时并没有避着罗致远,他自是知道。
“说的再多也不如实际做出来。”雪莲说完从荷包里拿出两张纸,一张是松花蛋的功效,一张是铅笔芯的半成品方子,一同递给罗致远。
雪莲说道:“致远哥,你先看松花蛋的功效,这是二娘要做的吃食,备的这些材料都是做它用的。等做出来,我再写几样菜方子。”
罗致远欠身接过一看,心里虽诧异松花蛋的功效,没想到,这个吃食,还有这么多的效用。
雪莲待罗致远看完又接着说:“这松花蛋制成后,只在姜府的酒楼以菜肴的方式出售,我要每道菜利润的四成。二娘还有一事要问,西塘那一片地归谁所有,二娘想要那块地,建养鸭场,后期应该还会养鸡、养猪,具体要等这批松花蛋制出来看看口碑如何。”
雪莲对着罗致远说完,又朝着姜刘氏说道:“娘,先抓百多只鸭仔养起来,还需要五十只下蛋的鸭,咱家的禽窝够大,待这些鸭仔长起来,大概养鸭场也能建起来。”
雪莲指了指罗致远手中的松花蛋的配方,又指了指姜刘氏,罗致远赶忙双手递过去。
姜刘氏接过去看了看,开口道:“二姐,待晚间同你爹爹商议再决定可否?”
雪莲知道姜员外补偿小雪莲两千两银子,她想用这银钱给家里银生银。但这使用银子一事,确实需要同一家之主商议,雪莲忙回答道:“好的,娘。”
然后雪莲又转向罗致远说道:“致远哥,你回去禀告姜二伯,明日上午二娘上完绘画课,可否让他拨冗相见?”
罗致远应承后,雪莲又接着说:“这另外一张是半成品制铅笔的方子,二娘知道姜府人才济济,自是能从这半成品的方子上制成铅笔。就是制铅笔芯用的石墨和粘土的比例还需要多试几次。添入颜色,还可制成彩色的笔芯。”
雪莲又将铅笔的好处跟罗致远说了,书写便利,尤其是在店铺里记账、算账,都比软软的毛笔好用。
雪莲知道过犹而不及,所有的想法和举措都需要慢慢推进。松花蛋的腌制即使加温也需要半个多月,雪莲虽相信在这吃货的朝代,物以稀为贵,尤其是松花蛋在大颂朝,尚未出世。松花蛋只要营销好,肯定会大卖。
雪莲又叮嘱罗致远说道:“以后不管我给的方子,还是做出来的吃食,对外口径,都是致远哥从番国学来的。”罗致远又再次应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