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秦桧为敷文阁学士(正三品)、枢密直学士(与观文殿学士并充皇帝侍从,备顾问应对)。”

赵构的意思是,既然要升官,与其放外边,不如当作天子近臣来用,看在眼前,走哪儿带哪儿,再让汪若海特别留意他的情况,不让他有私下作祟的机会。

秦桧大喜,这是重用了啊,再进一步,就是知枢密院事或者参知政事,妥妥的入围权力核心了!

这番苦难果然没有白受,怪不得官家以孟子的话来夸自己!

他连忙俯身拜倒,叩谢官家恩德。

赵构看着秦桧感恩戴德的样子,方才想起以前看过的关于秦桧的一篇论文。

文中说秦桧原本是个很努力的人,苦读诗书,勤练书法,颇有才名。

尤其是其书法自成一体,令人惊艳,就是后世所称的宋体字。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秦桧进士及第,补为密州(今山东潍坊诸城)教授,接着又考中词学兼茂科,任太学学正。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初,秦桧上奏,认为对南犯的金军不宜显示出太怯懦的态度,使自己的力量削弱。

十一月,金兵包围京城,派使索求太原、河间、中山三镇时,秦桧上书言军机四事:召百官详细讨论时事、加强京城守备、将金使安置城外、最多割燕山一路之地。

宋钦宗未予答复,任命秦桧为职方员外郎,不久改为干当公事,隶属河北割地使张邦昌。

秦桧认为此职专为割地求和,有违自己的主张,三上奏折请求辞去此事。

原历史中,秦桧随宋钦宗在金营期间,其才华和漂亮的书法令金军六部路都统挞懒(完颜昌)颇为欣赏,惊为大才,便将其留在身边。

入了金国之后,陈过庭等大臣皆被流放,唯独秦桧被留在燕山府,先充“任用“,后任命为“参谋军事“。

1130年,金人将秦桧全家遣返南宋,作为级别最高的细作使用。

所以,在宋人的眼中,秦桧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奸臣,残害忠良,误国殃民。

在金人眼中,他却是个功高盖世的重要间人,将南宋朝廷玩弄于指掌之间,完美地履行了职责。

但在目前,赵构有理由相信,秦桧所述之遭遇应该是真的。

在这个信息落后的动荡年代,他没有印信,自称御史中丞没被人打死就算命大了,毕竟不认得御史中丞的人多了去了。

完颜昌对秦桧的欣赏应该也错不了,要不然也不会在逃亡的时候都不舍得将其丢下,竟一路带到了风陵渡。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秦桧应该还没来得及转化成为金人手中的利器。

他和岳飞之间的前世今生,也会因为自己的穿越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

把这人用好了,没准会演绎出类似廉颇、蔺相如的佳话呢。

赵构突发奇想:奸臣可未必是庸臣,既然这样,不如多观察观察,万一他真有大才,能为我所用,岂不美哉?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真是个卧底,一旦露出点尾巴,一刀杀了便是,何必整天琢磨怎么整治他?

毕竟截至目前,他的表现堪称优秀,并无劣迹。

若因其在原历史中的表现来处置现在的他,文武百官会如何看待?岂不令众朝臣心寒?那还怎么带队伍?

时间进入八月之后,雨水渐渐减少,收获的季节到了。

随着各部、各地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汇总,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梁扬祖爆发出来的惊人能力令赵构叹为观止,这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一样,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狠抓军纪,农商并举,兴建学堂,兴修水利,一件件、一桩桩,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预估。

仅其辖下的东道各州县,就上缴国库税银一千万两,占全国总税收的四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