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重生了

打定主意,苏杭转身,短暂酝酿后挑选了王羲之的行书,开始落笔书写。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曾经没能默写出来,挨了罚,这一次却不同。

不知为何异常清晰的记忆,配合从小打下基础这些年又沉下心来练就的书法,落笔后的苏杭只觉得毫无滞碍,行云流水。

当苏杭开始书写,原本绷着脸的孟文康很快舒缓了表情,还不知不觉放下了背起的双手,探过身子仔细打量。

神色逐渐转为惊讶。

孟文康也是一个书法爱好者,日常很是为自己一手漂亮的板书而自傲,因此,眼看某个少年流畅书写的一连串行书字体,他很快认出,这是……王羲之!

少年人临摹王右军,这并不罕见。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怎么就完了呢?

第二段写完,苏杭自己也很满意,还旁若无人地稍稍退后,顾自欣赏了片刻。

草书。

不由微笑。

黑板报哪能说重写就重写,昨天才更新过啊。

太多人,练字练了一辈子,都不过是在前代书法大家的框架里腾挪,到了也琢磨不出一点自己的东西。

都是意气正盛的年纪,若是可能,谁不想在同龄人面前出一出这样的风头呢?

可是……

因此,短短七十余字的一段《劝学》,当苏杭快速写完,不知是谁,忽然发出一声小小的叹息。

真的重生了。

拒绝!

那么……

然而,让人失望的是,一个好听的清脆女声很快响起:“好的,孟老师。”

结束自己的一段,苏杭同样感觉意犹未尽,或许是这种‘梦里不知身是客’的特别意境让他超常发挥,自己都觉得,等睡醒后再来,应该不会再有当下的感觉了。

陶暖瓷会画画,是高一三班的宣传委员,日常主要负责的就是教室后面的黑板报。

继续啊!

正遗憾间,苏杭紧随的动作,让刚刚有些失落的众人再次提起了精神。

这些学生,特别是女孩,应该是更喜欢柳楷的,因为,抛开内韵,在许多人看来,柳楷字体显得非常秀气,比王羲之的行书还要顺眼。

草圣怀素,与张旭并称‘颠张狂素’。

于是看向台下第二排的某个姑娘:“暖瓷,你和苏杭商量一下,明天把后面的黑板报更新更新。”

到时候,自己这个老师,也能脸上有光啊!

刚刚坐下,一旁埋低脑袋藏在书后的贺鑫磊就用手罩着嘴小声道:“苏杭,太牛了吧,同桌一年我都没发现,藏这么深,你简直是扫地僧啊!”

见苏杭替自己默写,特别是发现苏杭这一手漂亮字体后,一年来相处关系也非常好的贺鑫磊不以为耻,反而趁着班主任不注意,朝台下挤眉弄眼,一副同桌牛逼就是我荣耀的得意模样。

孟文康没有注意到谭晓磊的反应,而是看向了教室东北角:“苏杭,你有问题吗?”

难道,这一切,都是真的?

孟文康思绪飞转的时候,苏杭很快写完了最后一段。

孟文康疑惑的同时,教室内,少男少女们的目光也都落在了苏杭身上,且不说对比另外两个直接卡在那里的呆瓜,还在于……

已经从最初的惊讶疑惑转向赞叹感慨的孟文康一边打量,一边忍不住想着,这到底怎么回事?

王羲之,柳公权,怀素。

还能这样?

这一段近百字,有些长,又是楷书,苏杭写得慢了许多,却丝毫没有卡顿,依旧流畅如水,乃至沉浸其中,很享受这种感觉,甚至有些物我两忘。

这小子……有这本事,怎么不早说呢?

而且,好像写的还明显不如苏杭的第一段。

就看黑板上那三种板书,单说一种字体,班级里也不是只有苏杭一人练过书法,然而,连续三种,还都写这么好,怕是全校都找不出第二个。

讲台另一边。

被拍肩头的真实触感,还有班主任身上传来的淡淡烟草味,让苏杭更加确定。

眼前这少年,才十六岁啊!

怎么可能?

书法之最难者,在‘气韵’也!

然而,因为对书法了解较深,孟文康能感觉出,自己这学生的字体,丝毫没有他这个年龄段少年研习大家书法时的生涩刻板,即使用粉笔写就,依然挥洒自如,横竖转折间,甚至已经有了几分独属于自身的气韵。

黑板上的三段文字依旧没有消失,周围依旧是重新伴随着窃窃私语的注视目光,还有夏日傍晚的西斜阳光,斑驳的教室墙壁,头顶总是让人担心会掉下的老式风扇持续呼呼啦啦。

这叫……

不过,大家很快又发现,这次的楷书,好像比之前的行书还漂亮啊。

讲台上。

苏杭正犹疑着,孟文康从讲桌另一边转过来,近距离又看了看最后一段草书,啧啧几声,转身拍向背对自己的学生肩膀,语气温和:“书法不错,回你座位吧,马上就期末考试,最近上心一些,可别睡觉了。”

班主任话音刚落,贺鑫磊与李逸飞就一起缩头缩脑地走下讲台,飞快返回自己座位,好像很担心慢一步就会被孟老师重新喊住的模样。

还有些可惜。

清晰到连记忆都被锐化,连续到一黑板书法写完都没有中断。

三位史上有名的大书法家,一个少年,竟然都能写得这么好!

以前可没发现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