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战事一触即发。司马扬没有等到赵佗的五万精锐而是遭到了拒绝。司马扬很生气,但静下心来一想他立刻就明白了赵佗的用心,赵佗想让司马扬实力受损,降低他在蜀地的话语权。

武将互相使绊子就已经让人脊背发凉,文官之间的权力争斗更让人瑟瑟发抖。

秦国,咸阳。

李府。

李斯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书法名声远扬,参政多有建树,会处理兵事,懂司法,懂经济。但是李斯也有个缺点,就是爱玩弄权术。当年嬴政刚刚继位,李斯为了达到发展党羽的目的,曾经派人笼络过一批秦国文武。这些人中有些人跟李斯站到了一起,有些人则为了公道对抗李斯等人。最后李斯找借口将那批反对他的文臣武将通通发配边疆,让他们远离了中央政权。

卿萧温就是这批人里的一个,当时秦国河堤决口,李斯假仁假义推荐萧温去治水,并以形势紧张为由要求萧温两个月内将决口的事情处理好。李斯暗中派人破坏河口,导致工程期延长。萧温到达以后发现两个月的时间无法治理好河口,但是奈何在秦王嬴政面前已经做出了承诺,只得硬着头皮。最后萧温花了四个多月才治理好河口。李斯进谏秦王说萧温治水不利,应当发配。嬴政对萧温很信任,但是萧温许诺在前又办事不利,嬴政只能把萧温放逐到了蜀北,让他去与司马扬赵佗共同管理蜀地。

李斯心机很深。早年在荀子那学习时,论智谋李斯是没有韩非高的,但是韩非最终却死在李斯手中。荀子不喜欢李斯,也不将李斯视为自己的学生。李斯在仕途扬名的事情莫过于当年的谏逐客书。

现在咸阳的文武官员大多与李斯交好。嬴政同样知道李斯结党的消息,李斯的权势一日比一日盛,强盛得让嬴政头痛。最近,嬴政觉得李斯需要被敲打一番,但是他自己又不方便出手,因此嬴政想从地方调回四个人。

第一个人就是远在云中郡的章邯。武将章邯,当年被李斯构陷贪污军饷,结果章邯被发配到边境任职,在秦胡边境呆了三年。这一次,嬴政调章邯回咸阳,是想他接任卫尉的职务,充当自己的心腹。

第二个人是李斯的堂弟,三川郡守李由。李由在嬴政继位后的政治风波中反对李斯发行新的钱币,并且对李斯所作所为直言进谏。虽然是李斯的堂弟,但李由十分反对李斯。李由文武双全是个很得力的人才,嬴政同样把他调回了咸阳。

第三个人是王翦的儿子,通武侯王贲。王贲与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是被发配,被排挤出咸阳的,而王贲则是主动离开咸阳的。王贲在嬴政继位时出任郎中令。李斯没有难为王贲,他清楚王翦的影响,也了解王贲的战功。而且王贲不喜言语行事低调。但是李斯结党营私攻讦同僚的做法让王贲十分看不惯,嬴政继位的第二年王贲就申请调任地方守将了。这一次,嬴政调回王贲主要是想让王贲继续出任郎中令,对抗李斯等人的势力。

第四个就是远在蜀北的卿萧温。对于是否要调回萧温嬴政是有过犹豫的。因为蜀地呈现三角态势,萧温,司马扬,赵佗三方彼此制衡。如果调回萧温势必打破这个态势。司马家自司马错开始就为秦国效命,忠心耿耿,嬴政对右庶长司马扬也是颇信任的,但是对于赵佗,嬴政比萧温还了解他的野心,蜀北如果被赵佗接管就会导致蜀地形势发生改变,司马扬会被赵佗压制。赵佗是想称王巴蜀的,这一点嬴政很清楚。所以嬴政用了一个办法,嬴政亲自写信给萧温询问蜀北情况,并向萧温表达让他回咸阳的事情,让萧温自己决定。

萧温了解到了嬴政的苦衷,但是萧温很清楚蜀中的形势,蜀中的情况基本是自己和司马扬在一起压制赵佗,如果自己贸然离开司马扬会陷入孤立之中。所以萧温书嬴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称自己不能离开蜀地。嬴政在收到萧温的书信后,没有多想便同意了萧温的做法,因此这次嬴政只调回了三个人。

章邯,李由,王贲。嬴政限他们两个月之内处理好各自事务然后回咸阳任。嬴政让章邯和王贲出任武将,李由出任文官,都各居要职。

秦国现在其实麻烦很多。嬴政通过萧温的书得知秦楚边境的事情,但是嬴政没有支持他们全力进攻,全秦国现在的工作重心全部都在对赵作战,没有精力和力量开辟第二战场。嬴政回复萧温,“这件事情你们三人商议解决,外部不可能派人支援你们,现在全部精力都要放在进攻赵国,你转达司马扬,如果没有创造出好的机会就让他以防守为主,等到时机成熟再做打算。”

十日后,萧温收到了嬴政的回复。

“梁淮,陛下还是让司马扬做防御。不支持他进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