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淮王从陇州移师六盘山,这是前往草原的第一道防线。

同时榆林大将军李炎兵发盐水、定安,武威大将军杨培民率军前出金川。

淮王的筹划,现在不能再被动的等着花刺南下了,要变被动为主动,让花刺大军自动显出他们的兵力和目的。

否则,等花刺南下,再去调兵遣将,时间跨度大不说,还容易让花刺有更多的腾挪空间,不太容易抓住花刺主力。

特别是,随着第三批战车到达,淮王心里已经增加了不少底气。

不说几百辆战车统一使用起来,会有多么震撼,一旦形成一二里方圆的包围圈,骑兵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虽然他跟圣上提请千辆战车,但是对于朝堂,他也知道,确实困难,有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不过,他没有按照袁睿说的那样放在一起使用,给武威送去了一百辆,倒是叮嘱他们一定要合在一起,千万不能再分开了,你看好玩不。

显然,花刺没有想到大夏首先出兵,一些小部落连集中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大军直接绞杀了。

这下让整个花刺的部落开始着慌起来,不少部落开始放弃了刚占据的草场,开始返回。

淮王对李炎和杨培民没有过多的干涉,让他们根据战场情况决定兵力布置和对战策略,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过早的暴露战车这个大杀器。

不能为了歼灭几千、万把骑兵就轻易的让对方知道这种新式装备,以免到最后决战时让花刺有了准备。

首先接战的是李炎所部,榆林左军五个营在平凉将军唐天放的率领下从定安向高沙进攻,在哈巴湖遇到了正在此地集结的沙努奇部落一万人。

唐天放今年四十二岁,祖籍荆州,祖上在荆州军从小卒开始,累功升至校尉,后因伤回乡。

到了唐天放父辈,仅是军中一卒,经常随着边军出战,身体又不太好,不到四十岁就病死于军中,所以唐天放十七岁就开始从军。

唐天放从军后,身强力壮,不但马上步下武艺出众,竟然很会打巧仗。

先是做队正时率领一队兵丁巧妙的避开敌方大部,绕到敌后,杀退敌兵,直接烧了辎重粮草,立下功劳。

三年后升为校尉,成为榆林边军最年轻的校尉。

他对于管理部下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是训练还是对敌作战,他严格要求按照自己的布置进行。

几次大战,他的部下伤亡最少,但杀敌却是最多的,当时的杨大将军很是欣赏,三年后又提升他做了偏将,成为一营主将。

绍宁二十七年和熙宁三年的大战,他都参加了,立大小战功多次,经大将军推荐,被熙宁圣上赐封为平凉将军,成为边军重将。

他是很会抓住战机的一位将领,看到机会难得,就趁着沙努奇部落没有防备,又忙着整军的时候,指挥三个营从三个方向冲向了敌军。

一箭之地,他们又是轻骑,一瞬间,就冲到了沙努奇部落营帐前面。

沙努奇骑兵仓促迎战,弓箭都没有射出几支,夏兵就到了跟前。

这时,草原骑兵的强大素质还是起了作用,他们单兵作战能力真不能小瞧。

一开始,虽然沙努奇骑兵直接倒下了上千人。

但是在前边的上千骑兵不要命的打法之下,特别是还有很多部落老人妇女的拼命阻挡,越来越多的沙努奇骑兵开始集结起来,形成了战斗力。

唐天放从来不是吃亏的主,知道仅凭这一万多人,想打垮对方一万多人,简直是做梦。根本不做拖延,直接命令吹响了撤退的号角,还敲起了铜锣。

三营官兵听到号令,所有人直接掉转马头,分成三路从沙努奇营帐撤退。

沙努奇骑兵那里吃过这个亏,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直接就散乱着追了出来。

这时就看出唐天放的厉害了,好像早就预料到这点,另外的两营正是做接应的,已经在撤退的路上埋伏好了。

放过退兵,对着追来的骑兵就是三连射,顿时上万只箭雨洒下来。

又是上千名沙努奇骑兵当场被射成了筛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