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城外东郊,在一片光秃秃树林的遮掩下,一座灰黑色的研究所正在忙碌着的。

研究所外看守着的都是殿前司的人。

这些兵士身披轻甲,手持明刀,若是有人胆敢随意闯入,必会被扭送到东京大牢中。

这是赵祯设立在东京城外的水泥研究所。

关系大宋命运的水泥的研究就是在这里进行。

水泥的研究,首先需要煤炭提供高温。

每日,大量的优质煤炭通过官道从北边的河东路,也就是后世的山西运送过来。

押送煤炭的都是禁军。

作为后世的煤炭大省,山西有着大量的优质资源,特别是那些易开采的露天煤。

这些露天煤就是赵祯在十一世纪的大宋攀爬工业树,最重要的原料。

原本赵祯想着直接在煤炭产地河东路,建立帝国的超级工业区,正如后世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但是,来自北方草原的军事压力,迫使赵祯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旦他在河东建立庞大工业,北方大辽见嘴边有这么一块肥肉,肯定会南下掠夺。

以北宋边军的能力,到时候这些工业成果保不准都给敌人做了嫁衣。

即使他相信那时候,他训练的新军已经有足够的战斗力。

但是他没必要冒风险。

所以赵祯选择在河东地区建立煤场,然后将煤炭源源不断地运出。

河东路的工业区计划,只能待到北方强敌消失后了……

东郊的风,夹杂着汴河的水汽,吹在脸上格外的寒冷。

不过研究所燃烧着的煤炭倒是格外的让人缓和。

“这一桶水泥已经完成了,真是颇费了一番力气!”

“但也还好,一切顺利。”

众人身着简服,围着一桶刚出来的水泥,笑意盈盈。

这就是第二代的水泥,整体上的性能,比之原来老的水泥,好了不少。

至少在硬度上,能够稍稍比肩青石砖了。

“官家的意思,这就叫宝元元年水泥。”领头的大工祝成,向众人说着。

这些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工匠,也是第一批研究水泥的人。

十一世纪没有什么科学家。

赵祯为了研究出水泥,只能把这些勤劳且富有创造力的工匠拉来,然后让他们去摸索。

自己偶尔也会提一些建议。

剩下的全靠天命!

“好奇怪的名字!”

“宝元元年水泥……”

“官家是觉得后面还会有新的水泥,所以如此命名。”大工祝成向着众人解释。

作为水泥研究的大工,他负责着全部的研究工作,也颇受赵祯关注。

原本,他只是景德镇一名年轻的制瓷匠,平日里的事情就是烧制一些瓷器。

生活简单朴实。

可某一天,他和他的几个同伴,突然被选召到了东京城,见到了大宋的官家,然后就参与了一项名为“水泥”的事物的研究。

研究这个“水泥”的日子昏天暗地,没有方向也没有希望,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尝试。

不断总结,不断重新开始。

一年到头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

自己父母给自己说的婚事,也因此黄了。

若不是研究所外有兵士看守,他都想着直接逃走。

直到几年后某天,自己等人阴差阳错,捣鼓出了第一代的水泥,情况发生变化。

官家很开心地来到了这里,召见了所有人,然后自己成为了这个研究所的大工,负责起后续的研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