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范宝通念了几句,伸出手,说道:“你听听这几句诗,任取两个字来做青楼的名字都再合适不过,我也不用麻烦,就拿头两个字来用关关,关关楼。”说到此处,脸上满意之色遮掩不住,兀自评道:“没有比这名字更雅的了。”
姜仲笑着摇头,道:“有诗以来第一篇,又第一篇的前两个字,抛开辱没经典这一层不说,范二少爷借这两个字做青楼的名字,真可谓别出机抒,举一反三。”
范宝通看了姜仲一眼,嘲讽道:“可惜如果说给一个老夫子听,他不知会气成什么样?关雎嘛,好好的一首歌颂男欢女爱的情诗,偏要牵强附会地往后妃之德上扯,好生无趣。”
姜仲哑然失笑,范宝通瞪了他一眼,道:“你笑什么,难道你不赞同我的话?我虽叫你先生,岁数未必就比你小,你这先生,可是胡子也没长出来。”
姜仲摇头,道:“不是不赞同你的话,而是因你的话让我想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范宝通冷笑一声,身体特意往后一仰,说道:“又是这一套,你有闲空,只管说自己的故事罢,我小憩片刻。”
姜仲也不介意,合起诗经,说道:“姜国以前有一个姓杜的太守”
范宝通哼道:“看来是个忠臣死谏的故事。”
姜仲不理,继续道:“这个太守有一个貌美而又极有灵气的女儿,叫做杜丽娘。”
范宝通不再接话,微闭的眼睛动了一下。
“那个杜太守是个儒生,生平第一件担心的事情就是女儿学坏,做出什么有辱门风的事情,因此看到女儿穿的衣裙上绣了花儿、鸟儿都会大惊失色。”
范宝通鼻子呜哝了一下,说:“酸儒!”
“为了教女儿学好,太守大人给这位杜小姐请了一位道学先生,又安排了一个丫鬟监视着,呃就是像范二少爷现在这样。”
范宝通睁开眼看着姜仲,姜仲笑了笑,继续讲故事:“好巧不巧,这位道学先生给杜小姐上的第一科恰恰也是这诗经的首篇关雎,如范二少爷适才所说,这位先生以诗中的后妃之德教育杜小姐,但杜小姐却很是不以为然,认为这首诗就是一首歌颂男女之恋的诗。”
范宝通听到这,眼睛一睁,道:“你若想教训我,不妨直说,我承着,何须如此拐弯抹角地编排人,很不磊落。”
姜仲道:“范二少爷莫急,再往后听。说到那位杜小姐不认同先生的讲解,于是自己跑到花园去玩,看到满园春光,想到自己青春难久留,却如此虚度,不免是一番悲戚伤感,从花园回去后,恍恍惚惚地梦到了一个书生,手持半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便在牡丹亭畔幽会,不尽恩爱缠绵,不料醒来之后,发现是大梦一场,就此害起了相思病,药石无灵,群医束手,最终香消玉殒。家人依她遗愿,将她葬于园中梅花树下,而她的丫鬟也按照她的嘱咐,将她的自画像沉于太湖石底。”
范宝通这时已经坐起来,手里把玩着一块美玉,耳朵却一字不漏地在听小陈先生讲故事,听到到这里,脸色忽地阴沉下来,目中隐有怒色,手中紧紧握着玉石。
“不说那位杜小姐害相思病而死,且说有位名叫柳梦梅的寒门书生,有日梦见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说与他有姻缘之分,其后书生赴京赶考,借宿梅花庵中,拾得杜丽娘画像,发现画像女子正是她梦中那位佳人。”
范宝通不满道:“佳人已逝,拾得画像有何用?”
姜仲闻言先是暗暗称奇,随后心中一喜:“这位葫芦少爷总还是有感兴趣的事情。”说道:“这便是无巧不成书了,那位杜丽娘人身虽陨落,灵魂仍在,趁柳梦梅借宿梅花庵之际,又去与他私会,并嘱托他开棺救人,柳梦梅依言开棺,杜丽娘还魂回生,两人因此结为夫妇,一道赴都中赶考。”
范宝通道:“杜丽娘起死回生,她家里人又怎么说?”
“柳梦梅应考之后,写信告知杜太守,杜太守不信,将柳梦梅下狱。”
范宝通叹道:“料到了,料到了。”
“不过科考发榜后,那位柳梦梅却得了头名状元”
范宝通刚要点头,猛地想起什么,拍案道:“陈人中你好好的一个故事,偏又往这些事上拉,你比他们更可恶!”
姜仲也冷笑一声,道:“我与范二少爷讲了这么久故事,二少爷却只听了这一句,也知我这故事是白讲了。”
范宝通听这话里有意思,道:“你倒分说分说,无非就是告诫我,只有中了状元,才得爱情圆满吗?又有什么不同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