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山,现在在姜海的视野里,只不过是群山中的一抹黛色。
可是,看看手腕的铁镯子,姜海知道,要想飞腾而出,走正道,取下这铁镯子,才是唯一的出路。
姜海被流放的地方叫小海村。或许,称之为“下放锻炼”好听一点,实际,就是流放。
这周围群山环抱的,怎么就叫小海村呢?
哦,听代理村长介绍,这小海呢,是源于打出来的第一口井名叫小海,于是这村子也就成了小海村。
首先,在戴村长的介绍下,姜海知道了,小海村共有村民五百一十八口。
其中两百轮以的老者,三十六口;
五十轮到两百轮之间的劳动力,不论男女,三百九十八口;
剩下的八十四口,都是不足五十轮的孩子。
这人口结构有问题啊,姜海问了情况,才知道,每一轮,都会有不少孩子补充到海门中去,所以这剩下的八十四口都是挑来挑去挑剩下的。
接下来,就是介绍小海村的徭役赋税。
因为村民寿命不长,修为,呃,算了吧,也算不什么修为,能干的事情也不多,最多也就是种庄稼、养畜牧之类的。
所以是没有徭役,只有赋税。
在这里,又要区别对待了,对于那些家里有孩子被海门选的,赋税减半。
当然,不管是选一个,还是三个,赋税都是减少一半。
那么这赋税是怎么计算的呢?孩子不算,老人不算,劳动力每个人头每轮交一袋晶米和一袋晶面。
因为每家都出过孩子到海门,所以每家的赋税都是减半的,这样一统计,每轮赋税是一百九十九袋晶米和一百九十九袋晶面。
但是从代理村长那里接过账本,姜海发现,这里可有相当大的亏空!
看看村民们衣衫褴褛的样子,有这样的亏空也是正常啊!
毕竟一个人头半袋晶米和晶面,这可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民能够负担得起的。
村子地处群山之中,良田本就稀少,大多是开山种田,但是山风雨无度,气象莫测,收成难以保证。
可是单指那几十亩良田,要么堪堪满足村民们需求,要么全部交,等着饿死。
所以,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一半交,一半留着自己吃,至于山的田,能多产一点,就是几顿饱饭,少产或者颗粒无收,那就勒紧裤腰带。
就这样,忍饥挨饿,一直坚持着走过来了。
随后,戴村长又介绍了村子的其他一些情况,但是这些都无关紧要了。
姜海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啊!
不过,生产落后,产能很低,这些都不是姜海关注的重点!
那么姜海关注的重点又是什么呢?
“戴村长,如果我们以晶石代替晶米和晶面,需要多少呢?”姜海在跟着戴村长巡查一处山坳时,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句。
戴村长一愣,但是还是很快回答了:“只需要一枚赤晶即可。”
姜海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难道这山坳之中有什么宝贝?
的确有宝贝,而且是让海门门主都可能垂涎三尺的宝贝,可惜这里太多的人有眼无珠,即便距离它只有寥寥几公分,也不可能发现它蕴含的巨大能量!
村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来了一个新村长而发生什么变化,事实,姜海除了给大家普及一些种田提高产量的方法,其他时间就很少出现在村民们面前,他一直都在他的村长寓所中不出来。
那么姜海到底在干什么呢?
嘿嘿,自然是挖晶石啊!
这可是比蓝晶还要稀有的青晶啊!
当然,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绿晶和蓝晶。只是数量相当稀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