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事情本来是走流程而已的,就是新君登基,然后应该就是按部就班。各位大臣都是怀着先帝大行的悲哀,各自思量之后的主少国疑的危险,现在外敌环伺,内部方向不明,实在是前途难料,就更显得先帝大行所带来的危机感。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柴宗训,一个七岁的王子,登基之后即刻宣布的宏图伟愿、宣布的人事任命以及执行戒严事项、还有对于禁军将领的封爵赏赐计划、中枢大臣的赏赐、议事堂的设立都显示出新君不同寻常的成熟,他知道众人的忧虑,也明白需要众人的支持,希望尽快在朝堂之上团结一致,继续先帝的遗志。

赵匡胤听了很久,本来他受到大周两位皇帝陛下的赏识,给予机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来到朝堂之上,也享受到大周蓬勃兴旺而带来的荣誉感,现在先帝大行,委任自己为殿前都点检,大周禁军的第一人,也想保护这个自己付出无限努力而建立的大周朝,听到新君要继承先帝的遗志,要结束乱世,一统天下,就热血沸腾,还有封爵等赏赐、与国同享富贵的计划,顿时感到充满了力量,就是对于京城军事行动为什么没有通过自己执行有点惊愕,不过自己也有更重要的事情做,就是整体的军事部署和工作汇报,这个只能自己做,心下稍安。

下午议事堂的会议结束之后,宰相、枢密院、殿前司、侍卫司各留下一人在宫内值守。其余众人离开皇宫,皇宫内外都戒备森严,到了宫门,侍卫过来,见过各位大人后,再放行,然后宫门就关闭了。各人的侍卫在皇宫外等候,然后各自回府。

议事堂的会议结束之后,汴梁城已经戒严了,傍晚时分路上行人疏落,不时见到巡逻的禁军,城内枢纽位置都部署有禁军守卫,见到有人马经过,守卫都会过来询问并敬礼、放行,然后守卫如旧,确实是禁军风范。

赵匡胤回到府上,疲惫地坐在椅子上,赵普接过丫鬟送来的热毛巾和茶水,送给赵匡胤,赵匡胤舒服地擦了把脸,然后慢慢喝了热茶,靠在上,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沉思起来。

今天天子登基,本来也以为是走流程,之后就会萧规曹随,文武各自处理自己分内的工作,自己也想过要怎样才能捍卫大周的天下,报答先帝知遇之恩,至于年轻的天子应该就是慢慢长大再说,或者根本就没有考虑他的存在,因为太小了,我帮先帝保卫社稷也义不容辞,但是今天看了,天子虽小,但有志向,而且出手令人咂舌,不容分说直接就封官许愿、调兵控制京城和皇宫,这也太厉害了,现在问题就是,为什么之前自己没有想到这个?为什么调兵不通过自己?自己是殿前都点检啊,禁军第一人,而且派兵的是东西班的指挥使、还有韩瞠眼、袁彦,都不是自己的好兄弟,难道是巧合?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赵匡胤抬头看到赵普静静地坐在对面,看着他,指指门,赵普醒目地走过去看看外面,然后关上门和窗,做到跟前,“主公,今天天子登基,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外面戒严了,难道出了什么变故?”

于是,赵匡胤就详细地说了今天的事,请赵普参详一下,推敲一下之后的走势。

“主公,新君年幼,他的旨意可否驳回呢?这样我们会更主动一点啊。”

“他是年幼,但是说出来的话好像深谋远虑,又道理多多的,而且直接宣布、立刻执行,当时没有办法驳回啊,况且又没有胡说八道的,没有修改朝廷之前定下来的规矩,只是跨越了殿前司,直接任命韩瞪眼、袁彦,况且先帝大行,皇宫守卫戒严、汴梁城戒严、兵马巡城就更是理由充分啊。”

“还有,他说的话,好像先帝一样,有大志,登基就开始奖赏禁军,收买人心,实在是高啊。”

赵普说:“这样看来,天子有高人指点,而且早有预谋,对主公的信任度未明,不过应该是中等偏下,至于这个高人是谁,我们要猜一下并且静观其变,天子未必知道我们的掌握的力量,这个高人也未必知道,即使知道也没有办法,因为禁军基本都是我们的好兄弟,我们只要牢牢掌握禁军在手,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主动的。现在外敌环伺,天子绝对不敢对禁军动手的,这样会导致内乱,到时鹿死谁手就难说了。”

“况且今天才是第一天,我们不给对方借口,然后慢慢调开有问题的禁军将领,后面怎样都好办了。”

“如果他想搞点什么,我们拖一两天,然后说有外敌入侵,他就什么招都没有了,只能派禁军出征,否则就江山不保,禁军的控制权就回到主公手上,到时还不是主公说了算?”

“嗯,明天通知一下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告诉他们不要轻举妄动,坚守岗位。不要给别人抓到辫子,省得惹麻烦。平常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位高人难道是王著?他是先帝潜邸旧人,又是天子的老师,哦,一定是他,不过此人嗜酒如命,又没有禁军在手,必不能成大器,且静观其变。”

“主公英明。”

当天在宫内值守的是宰相魏仁浦、枢密院副使吴廷祚、侍卫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殿前副都检点慕容延钊,各人晚饭后在值守的宫殿内喝茶、聊天。现在是夏天,炙烤了一天的大地慢慢释放出热量,宫殿外面还是很热的,不过宫殿内还是有些凉风穿堂而过,使人凉快不少,摇摇扇子,更是舒服,不过现在是先帝大行,各人不能表现得愉快,否则就是大不敬了。新乐文lxne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