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完澡后,秀才简单的吃点晚饭,背起背包,就直奔图书馆而来。

他习惯性的来到二楼的社科阅览室,这是一个看书学习的好地方,安静而又散发着书香。

图书馆,是一个大学精神的象征,它蕴含着大学的优雅与气质,因此,秀才喜欢在图书馆学习和阅读。他喜欢置身于四周都是图书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读书会有一种使命感,会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把书中的知识灌输到脑子里的冲动,相反的,如果在这里无所事事,不去阅读,不去提升,反而有一种莫名的负疚感。

他习惯性的坐在了33号桌,三三不尽,六六无穷,坐在这个位子,有一种长长久久的感觉。

秀才边阅读,边做笔记,书看得累了就坐直了,然后让肩背依在椅靠上,伸个懒腰,或者站起来,扭动两下,然后坐下来接着继续阅读。

今晚或许是开学前夕,来校的校的人还比较少,因此到图书馆内阅读的或者自习的同学较少,如若是学期末或者期中考试期间,此时此刻,社科阅览室的座位早就被抢占完毕。

当然,对于文科生来说,越是此时越能在图书馆内看出谁在真正的读书学习。

秀才所在座位的背后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专柜,这个专柜里的书籍主要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哲社方面的260余种世界名著。秀才有个心思,希望利用大学里的课外时间,尽快把这个专柜里的书籍阅读一遍,虽不能精读,至少通读。

然而今晚,他阅读的两本书并非从这个书柜里取出的,一本是《李政道传》,一本是科塞写的小册子《社会冲突的功能》,这也是秀才阅读计划内的书籍。

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大学四年里至少阅读100本中外著名人物传记,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江湖枭雄,无论是科技英豪,还是商界精英,他希望通过尽多的阅读,以窥探他人走过的人生道路,了解青史留名或者取得社会成功的原因,进而从中借鉴经验。

世界之大,人生之短,社会之复杂,个人之简单,没有一个人可以经历所有的事情,也没有人可以到达所有的地方,更没有人可以知道所有的事情,如何能做到身不能至而心所临,眼不能观之而心所知,那就是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不断拓展思想的边界,个人的眼界,人生的厚度和心灵的深度。

秀才给自己定了一个课外阅读计划,大一读美学、小说、诗词和历史,历史是基础,能给人纵深感和脉络感,正如他阅读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书籍一般,给他建立一种大历史观,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历史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也有着自身的规律,历史为啥让人眼花缭乱?那是因为时代不同,人物不同,社会发展同。历史为何又有规律可寻?那是因为行走在历史中的人是不变的,人性是不变的。

生活、局势、社会本就是如此,都被层层的迷雾包围着、缠绕着,世界之所以复杂多变是因为发展不断变化、人心复杂变化,世界之所以有规律可寻,是因为人性不变、人性有规律可寻,在社会活动中的,终究是人,把人自身研究透了,其实就抓住了认知世界和物质财富的密码。

所以,古希腊那句“人呀,要认识你自己!”才具有深刻的意义。

同样的,如布罗代尔所说,就像电波一样,有长波、中波和短波,那么历史也有着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之分,短时段是事件,如战争或地震,中时段是局势,如人口增长或技术的革新,长时段是地理或气候,长期不变的所在,而这些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一种可供抓取的工具。

后来秀才把这个时段理论移植到对事件、对人生的判断之上,他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任何一个我们目前所看到的结果,都是一种表象的呈现,其中已蕴含着其必然的因素,现象的呈现都不过是短时段中事件的偶发引起而呈现,在中时段中其特征已有所显现,只不过未被人重视,或故意忽略而已,在长时段中已有着其必然的根源。

比如因闯红灯而发生了车祸,车祸不过是最终的呈现,从中时段来讲,那个人在此之前或许有100次的闯红灯经历,至少有5次的面临危险的经历,但是都为引起重视,从长时段来讲,是因为其对规则的漠视,缺少对规则的敬畏,此人今天不发生车祸,亦必然在其它方面出现事故。

因此,秀才很注重对于历史的学习,历史可以教会人们很多事情,太阳底下无新鲜事,今天很多事件的上演,也不过是历史的翻版。

对于诗词、美学和小说的阅读,秀才为何把它与历史放在一起,主要在于历史的厚重会让心灵沉重,美学和诗词小说会让心灵轻盈,两者相合,会产生美妙的化学反应,浪漫而不失厚重,威严而不失俏皮,庄重而不失活泼,严谨而不失优雅。

在大二,秀才开始了大量的哲学、社会学和人文传记的阅读。他认为哲学是基础,构建了一个人的思维体系,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认知和方法论。一个人的行为是从他的思维开始的,思维主导认知,认知形成行为冲动,行为会形成习惯,习惯会加固成一种性格,性格左右命运。所以,在秀才看来,要想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思维。

阅读社会学方面的书籍,对秀才来说,可以更好的认知这个世界,感知社会,发现社会的普遍性、规律性的所在,而这些恰恰是财富的创造点,虽然社会学只是发现问题、解释现象、揭示问题,更多的时候并非有效的去解决问题,当然,它提供了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