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留下药方叮嘱了几句,辞别了总管,便携百谷往今日城门人们口中所说的疫乱事发之地北村出发。一路走一路沿途行医救治病人,百谷只跟着苏洵四处奔波打打下手,堂堂武神被人如此使唤,他倒也不厌烦。不过今日恐怕是赶不到北村了,一出邺城,几乎到处都有感染的病人,越往北就越多。苏洵一路行医,麻烦事也越来越多,二人忙了一天,不免开始有些头疼。
夜里二人在一家客栈落脚,顺便打听北村的情况。谁知客栈里几乎个个闻北色变,问了个个都说不知道,脸色凝重摇头便跑。
还是一个店小二见他们像是外来人,才好心给他们解释。
“北村?这地方邪气的很!我劝你们还是别去的好!”
正在喝茶的百谷一听邪气二字,微微提了神。
店小二敛了声,似乎觉得忌讳,手掌盖着一边,低声道:“那地方!不干净!”
“怎么说?”百谷问。他下界前天尊便提到过,此次疫情似乎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果然,是有邪物作祟么?
“啧,北村那地儿以前是修罗场,好几百年前,邬蓟国灭后,宊阳把所有的俘虏都扔那活埋了,后来宊阳亡国后,顺安推平了那片土地,改建的村落。在那住的大多是以前宊阳贵族遗民。也不知是不是曾经的邬蓟国亡魂怨念太重,到那出来的人疯的疯,病的病,有道士去过那里,说那里阴气重,是不祥之地。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北村出现了传染病,朝廷为了防止这疫病传染出去,将村子封了,可不知怎么的,这病还是传出来了,这不,现在已经好几座城都被感染了。”
苏洵听着,微微皱起眉头,他虽然隐世许久,不清楚现在的朝代更迭,但对于宊阳国还是有所耳闻,毕竟赫赫有名丧心病狂的宊阳公主,用百人生祭画血阵,打开魔窟,解封妖魔,搅得人间不得安宁,甚至惊动了天尊,当时还派了不少天兵天将下去镇压,一百多神将,几乎全折在那场大战里。这件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呢?
百谷则已陷入沉默。
作为为数不多现存的见证人,应该没人能比他更清楚那场战役的血腥和残酷。宊阳国城墙被破,天上神魔乱斗,地上是刀光血影,尸骸遍野。不过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国灭之时,宊阳公主跳下沉月湖殉国一事,曾经辉煌一时的宊阳国就此画上句号。后来人们还管这一壮举用“沉月吟殇”四个字概括。宊阳生前虽作恶不少,死的却是凄凉,后人也偶有些同情。
“总之,那地方晦气的很,现在又有官兵把守,一般人是不让进去的,二位客官,还是不要往那去的好。”小二说完,送完茶便去忙了。
“百谷兄,你怎么看?”苏洵问道。
百谷回过神来,“既然是鬼怪作祟,身为武神,没有不管的道理。不过这小二也说了,现在有官兵把守,我们恐怕无法光明正大的去。”
“我也是这么想。”苏洵抿了口茶,便将茶搁在一旁,从袖中取出一尺,默默擦拭。
百谷曾听闻苏洵药神有一法宝,为神农尺,素尺之下,毒病不侵。他看着苏洵手上那把墨黑的长尺,想必这就是那传说中的法器神农尺。
只见那尺通体乌黑,如成人手臂一般长,三指宽。也许是赶了一天的路,沾了不少灰,苏洵用手帕擦拭后,尺上精致暗纹泛着淡淡幽光。
苏洵一生研习医术,飞升后也在日夜琢磨如何造一把契合自己的法器。听闻南山有神木,驱百病,解百毒,蜈蚣毒物绕其行,于是苏洵上南山,采灵木,试遍百草,以心血养木七七四十九日,木有灵,断枝落苏手,苏洵这才做出了神农尺这等法器。这法器不但驱毒避病,煎药提炼时用此木点化过的清水还可提升药效。苏洵后来给此木镀了紫金边,尺侧乡了了九十九根销魂钉作为暗器。这便是苏洵的法器,也是他的武器。
“若是鬼怪作祟,夜间去查探最好。”苏洵缓缓道。
的确,鬼怪喜阴,通常在夜间活动。
“可惜我那头坐骑还在邺城,现在赶回去恐怕天都要亮了。”
“我有剑,等天色再黑一些,我可御剑带你一程。”
苏洵有些难色,但也没拒绝。
到了夜里,二人悄无声息的翻出窗外,踏剑疾行,不消一盏茶便到了北村。
把夜的士兵只觉头顶一阵风飞过,抬头一看什么也没有,挠了挠后脑,继续巡逻。
“就是这里了。”百谷飞进了北村一处角落,收了剑,回头一看,苏洵脸色苍白扶墙吐了。
“百谷,你下次御剑飞行飞慢点,我这把老骨头受不了这么刺激的……唔呕……”
苏洵在平日慢生活里悠哉惯了,突然带他上高空疾飞五十几里,身子有些接受不了。
百谷给苏洵递了水,苏洵擦洗完毕,脸色稍微好些。
“奇怪,这里是村落,怎么家家户户都门窗紧闭,一点零星灯火都没有。”百谷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