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圣驾抵城,并没有入住镇台衙门,而是走了亲民路线,把行宫安于商贾府宅。烧麦、莜面、黄糕、面食等,居在民家,用膳丰盛,别具心慰。

小住四日。因有了甘肃提督的马队护驾,启銮的肃舆多了几分威严。

沈掌柜讲的故事,是一个已被市井讲滥了的传闻。

说到慈禧太后,沈掌柜不免又多说了几句,“其实,慈禧老佛爷也是咱这儿一方人。”这又是一个坊间的故事。

慈禧太后圣驾入了城,就像回到了娘家似的。哀家出宫曾卜一卦:出皇宫,西路行,见太平,得平安。驻足太平楼前仰视时,感慨万分,曰:太平了。身心如释重负。有一种得道的感觉,不知不觉升腾起来。一个“太平”二字把童年的记忆勾了回来。

故事说的是,城南有一个钉鞋匠,有一天,在收摊的时候,忘了把拐砧带回家,遗在了街面。晚上回去做了一个梦,梦见他的拐砧上面卧了一只凤凰,既喜又惊讶。早上醒来一看,拐砧还在。意外的是在拐砧上面趴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儿,醒来一看,小女孩儿眉清目秀,聪慧伶俐,非一般人家之闺秀。瞧一眼,都是福呀。

后来,小女孩儿的父亲到归绥做官便把她带走了。这个小女孩儿就是后来的慈禧太后。席间,沈掌柜又说了些许酒话。之后有闲人研究认为,慈禧的骨相有当地人的特点。

沈掌柜一高兴,朱子韬便招呼大家多吃些,借沈掌柜的吉言开胃。

陆得祥长这么大,烧麦吃过好多次,都是母亲自己亲手做的,像这样的尝鲜场面不多。不过,他还是喜欢母亲做的。

烧麦的形成,源于归绥。走大圐圙的人,生意做的旺,吃的讲究便慢慢精细起来。时间一久,烧麦就成了自家的喜好。城里的人多会做烧麦,家家备有走棰,烧麦的讲究在于皮薄、味香、形佳,拧的皮呈十八褶儿,馅儿多为猪肉大葱,也有牛羊肉的。

晚饭,得祥吃的很少。喝了酒,一点胃口也没有。尝了一个烧麦,有点鲜,望着碗里的另一个烧麦发愁,总觉着腻,蘸了醋也是,无论如何是借不了先生的吉言开胃。

那顿饭,陆得祥觉的师兄们也吃的很少,很累,很拘谨,只是多喝了一些酒。这一顿饭会不会是“最后的晚餐”。

在买卖字号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到年末,辛苦了一年的伙计们,掌柜的都会请他们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戏称“散伙饭”。过了年,收到邀约的,来年接着干。没有收到的,自谋择业。既不伤面子,又少些尴尬。如同学校每到假期终了,续了聘约的老师,下一学期继续执教没有收到的算是自行解约,卷铺盖走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顿酒饭便是沈掌柜为伙计们的饯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