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文笑问:“今天来这么早,不用值班?”

小伙子道:“今天下午的班,我就赶了个大早过来,看完病回家看看我妈。”

赵尚文一边夸他孝顺,一边手搭上了他的脉搏,停了停又问:“有没有减轻一点。”

苏璇坐在赵尚文身旁,从电脑里看到小伙子的病历,腹痛、畏寒、喜按、饿时尤甚。舌淡白、脉细。西医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

赵尚文第一次给的方子是小建中汤加黄芪。

“好多了,就是上午饿的时候还会疼。”小伙子道:“总是想喝热水。”

赵尚文看了眼苏璇,“你看看该怎么加减?”

苏璇想了想,想喝热水证明寒证偏重,“可以加干姜,或者把桂枝换成肉桂。”

赵尚文点头,在电脑上输入方子,小建中汤去桂枝,加肉桂干姜。

又嘱咐小伙子,“回去冷饮可不能再喝了,按时吃饭,随身带点零食,疼了就吃一点。”

小伙子点头,拍拍自己的包,“我妈给我买了一箱馍片,每天带一包。”

赵尚文道:“好,吃馍片的确对胃好。行了,去取药吧。”

小伙子刚一出门,紧跟着第二个病人进来,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叔,一坐下还没开始说话先是一阵咳嗽,苏璇赶紧递上纸巾。

大叔把痰吐出来,缓了口气,才说道:“感冒发烧咳嗽,对消炎药过敏,只好来看中医了。”

赵尚文一边给他把脉,一边问他哪天感冒的?出不出汗?吃了什么药?

大叔一一答了,赵尚文点点头,在电脑上输入方子。用的是麻杏石甘汤,

病人一个接着一个,从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几乎没有一刻空闲。赵尚文顾不上苏璇,没空给她讲解用药的机理,更没空让苏璇上手试试病人的脉搏。

苏璇也不问,有哪里不懂便在本上做个记号,回头自己先查书,如果还是不懂再问赵尚文。

通过这几个月跟着赵尚文学习,苏璇已经能总结出他开方的一些习惯或者说风格。苏璇发现他喜欢用经方、小方。没什么特别爱用的药。

病人最喜欢他这样的大夫,药便宜。

学生也最喜欢他这样的老师,易学。

十一点半,赵尚文才顾得上喘口气儿,咕咕咚咚灌了一大杯茶,对苏璇道:“在学校门诊么,闲得发慌,在这边么,又忙得要死。”

苏璇道:“老师看病快,这三个小时看了快四十个病人了。”从前跟过几个老中医,都是边聊天边看病,一个病人能看半个小时的。

赵尚文道:“没办法,我又不是七老八十精力不济,还不至于限号。”

因为近几年看中医的人太多,特别是一些名老中医,一号难求,要是每天来多少病人看多少病人,医生得累死,于是许多名气大年纪大的医生只好限号,每天早上看二十个或三十个。

“还好找我看病的病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要是有,我就直接说我治不好,让他们另请高明。”赵尚文一边转动脖子活动颈椎,一边跟苏璇闲话:“上回来了一个得肺纤维化的病人,我说我没办法,让他周一来,找许老爷子。”

苏璇好奇:“许老有办法?”肺纤维化是不可逆的,西医也束手无策。

“这我不清楚。”赵尚文笑,“许老没办法,病人也觉得他有办法。”

苏璇闻言却笑不出来,病人不信任医生是问题,病人太信任医生也同样是问题。

赵尚文看了眼电脑,“哟,有新病人。”

话音刚落,病人进来了,是个身材瘦小的老奶奶,“赵大夫呀。”

老奶奶和赵尚文是老相识了,一进来就笑容可掬地打招呼。

“您来啦,快坐快坐。”赵尚文脸上也堆起笑容,“徐阿婆哪里不舒服呀?”

徐阿婆道:“最近睡眠不太好,总是被老头子打呼噜吵醒,外面下雨,也醒,有点动静,心里就吓的砰砰跳。这是什么毛病啊?”

赵尚文见系统里没有显示新病人,估摸着徐阿婆是今早最后一个病人了,便有心考考苏璇,但还是先跟徐阿婆打商量,“阿婆,让我这个学生给您看看怎么样?”

徐阿婆看苏璇干净漂亮,本来就挺喜欢,便把手放在脉枕上,“来,小姑娘给我瞧瞧。”

苏璇不用把脉,已经能大致判断徐阿婆是心血虚,用归脾汤加减就能解决问题。保险起见,她还是把手搭在了徐阿婆的脉搏上。

徐阿婆的脉搏细弱,明显是气血虚弱之相。

她又问了徐阿婆几个问题,“吃饭怎么样?”“有没有腹泻?”“有没有盗汗?”

徐阿婆道:“食欲还可以,就是稍微吃的不对就拉肚子,盗汗ui金开始的。”

苏璇点头,跟赵尚文商量,“归脾汤去木香,生姜换干姜,这样可以吗?”

赵尚文赞许地点点头,“不错不错,归脾汤的汤头会背吗?”

归脾汤是常用的方子,苏璇自然记得。“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兼加姜枣益心脾。”

赵尚文还没说话,徐阿婆先笑起来,“赵大夫这是从哪儿收了个徒弟呀?小小年纪的就会看病了。”

赵尚文笑,“您可别夸她。您这是个小病,本来就容易治的。”一边说,一边又按了按徐阿婆的脉搏。

徐阿婆眉开眼笑,“原来是小病啊,那我就放心了。”

赵尚文把完脉,往电脑里敲方子,用的正是归脾丸加减。

苏璇在这个病例上做了特殊标记,很想知道这几剂药的效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