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十来天,村里的麦子都陆续收完了。就有成群的官役,拿着两百斤的大秤,上门来收税。大毛家放在柴房里的麦子,果然被收了个精光。大家虽然心疼,但是交完了税,也了了心中一件大事。 第二天一早,李杏儿就挑了两个半袋子的麦子,让大毛拿了一个细孔的筛子和一个宽口的笆斗,两人一起去村里的大石磨处磨面。到的时候,已经排了两家人。税没交的时候,粮食都不敢动,这会儿官役们刚走,大家都兴冲冲的磨面来了。 “王嫂,张嫂,你两来这么早啊!”,李杏儿和前面两位打招呼道。又让大毛叫人,大毛喊了声“王婶,张婶”。然后看了下二人,这王婶不知道是哪个王婶,特别瘦,满面风霜,都看不出实际年龄。这张婶大毛是认识的,就是那个,教杨二柱养蜈蚣的张老爷子家儿媳妇。长了张讨喜的圆脸,看起来比李杏儿大上几岁。 王婶忙着磨面,就随便答应了声。那位张婶回过头来和李杏儿聊天,“杏子,你家麦子剩了不少吧?“。 “还不和往年一样,能够吃就不错了”,李杏苦笑着答道。 “谁说不是呢,这麦子刚打出来的时候,看着多喜人啊。税一交,得,就剩个一半”。张婶子叹到。 这时王婶子接道,”你们家都还好,还够吃。我家这人多田少的,到了冬天都要勒紧裤腰带的“。又抱怨道”这一个个都是讨债的“。 张婶子抿抿嘴,有些没忍住的讥诮道“早些年王叔王婶可是开了不少荒地,也尽数留给了你们。后来这地怎么没的,我们外人不清楚,嫂子自己还能没个数吗?”。 这王婶子红了脸有些恼怒,瞪着张婶子到“怎么没的?你倒是说说这地怎么没的?”。 张婶子正要张嘴堵她一堵,李杏儿看形势不对,赶紧拉住张婶劝道,“两位嫂子都消消气。王嫂子你家面要淌出来了,赶紧快收了”。又扯了扯张婶子,示意别说了。王婶子本着脸收了面,挑着,头也不回的走了。 “你没事招惹她干嘛?”李杏儿看王婶走远了,朝着旁边说到。 “你听听她说的还是人话,这讨债的只有长辈说晚辈的,哪有她一个晚辈如此说长辈的。什么叫人多?家里就两个孩子,多了那老两口就人多了?”,张婶子犹自气愤到。 “哎,她这几年也确实不易,一家六口人不到八亩地。家里也没个牛没个车的,干起活来跟个男人似的,又是挑又是担的。你看她这几年老成什么样了”。 “那也是她活该。你道她家那八亩荒地怎么没的?全都被她娘家哥哥骗了去。她当年也不知道抽的哪门子的风,非要和娘家哥哥合股子做什么生意。背着家里把八亩地卖了,悉数投了做了本钱。八亩啊,这可是老两口子辛辛苦苦的攒下来的,她倒好说卖就卖了”。张婶子说着又气愤又心疼,好像卖的是她家的地。 “那后来呢?这生意怎么样了?”。李杏儿忙问道。 “哼,还能怎样,打水漂了呗。等到买主来收地的时候,王家其余人才知道这蠢妇把地卖了。她那会儿还不知错,犹自得意的说娘家家哥哥找了个好门路。可把王家老两口气得半死”。 “那到底是什么路子呢?”。 “什么路子?说出来让人笑掉大牙。她自己都没搞明白什么生意,就说是把钱放出去,一两银子放出去一年能收二两回来。这不是放印子钱吗?你说我们这将将吃饱的人家去放印子钱,这脑袋是不是让驴踢了”。 李杏儿又皱着眉问道”那这钱最后哪去了?“。 “我估摸着是被她哥哥败干净了。等到第二年的时候只说钱放出去跑了,没要回来。她那个哥好吃懒做的,估计一早就是存了骗钱的心思。那时候王家要不是看着她生了两个孩子,早把她休了。开始几年还好,还夹着尾巴做人,这两年又不知道抽了什么风,越发不像样子”。 “可能是被这苦日子磨够了,破罐子破摔了”,李杏儿接道。 大毛听着心想,这和传销的套路有点像。这王婶当年可能一时被洗了脑。 “对了,明天我和山子娘去河湾摸歪歪,你去不去?”,张婶转了话题道。 李杏儿有些心动,问道"明个什么时候去呢?“。 “咱们早点去,晌午回来不耽误做饭。如今早上水也不凉”。 “那行,我明天忙活好下来叫你们”。 “好嘞。要是能摸几个大的,杀了红烧,上面贴些细面饼子,可比鸡肉都鲜啊!”。 “娘,我也去,带上我吧!”,大毛拉着李杏儿手,闪着大眼睛恳求道。李杏儿皱了皱眉。大毛又去拉张婶,“张婶子,也带上我呗?"。 张婶子爽快笑道,"你想去可得听话,不能往水深地跑。我明天让你倩子姐带着你,你到时候可得跟紧了她"。又和李杏道“现在水不深,孩子想去就带着吧”。 大毛赶紧点头道谢。 这磨是村里的,这拉磨的驴子却是里正家的。每磨出10斤面是要给上一文幸苦钱的。这驴子养的很好,油光水滑。脑袋上蒙了一块红布遮住了眼睛,这一是防止它偷吃粮食,二是怕它转晕。这么大的磨盘,它拉起来看着却并不费劲。磨盘上有一个圆圆的大洞,麦子就是从这里倒进磨盘。 到了大毛家的时候,李杏儿把麦子倒了进去。小驴子转了二十多圈就有白面溢出来了。面越来越多,李杏儿赶紧拿着高粱穗做的大刷把,把面轻轻扫进筛子里。把筛子对着笆斗筛了起来。面就轻轻荡荡的落进笆斗里。筛个差不多又把筛子里的麦麸再倒进磨盘里,再磨一回。反复两遍才换上新的麦子,怪不得这面没那么白。 等到磨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这一担80斤的麦子,磨了40斤的面。笆斗里的麦麸,李杏儿也仔细地收了起来。这个可以喂猪。因为得了新面,李杏儿高兴,就想着做一顿细面食。去菜园里,割了一大掐的韭菜,让大毛理了,洗了。再散开,晾在盆里。 挖了五大碗面,放在面盆里,加了水,李杏儿使劲揉了。揉搓按压了几十遍。待面有了劲道,就搓成长长的条。再切成一段一段,拿了细细的擀面杖,擀成一片片饺皮。 摊了三个鸡蛋皮,搅碎。把晾了水的韭菜,也切碎,和鸡蛋皮一起拌匀,在锅里略炒了炒。拿了刚擀的饺皮,包了这韭菜鸡蛋馅的饺子。 富贵回来的时候,已经快包完了。李杏儿叫富贵,添水烧火。火烧开的时候,饺子已经都包好了。大毛数了数,总共有84个。锅大,一锅煮了40多个。富贵又烧了几把,待到饺子都浮起来,李杏儿拿了两个碟子,把这40多个饺子捞了出来。又就着刚刚的开水,把剩下的都下了。这样又装了两碟子。把四个碟子放在中间,又放了碗醋。 一家人,蘸着醋吃着饺子,吃的极畅快。新面很有劲道,自家种的韭菜又香。大毛简直吃得停不下来,一气儿吃了18个。四盘饺子被吃得干干净净,富贵叫着晚上还要吃。李杏儿则答应晚上做手擀面。 晚上的手擀面又粗又有劲道,和面的时候加了两个鸡蛋。面汤是土豆鸡蛋的面汤,极鲜美。大毛的小肚子又撑的挺挺的,一时半会儿也不能睡觉。就拉着富贵,在自家场机上走了几圈。吹吹这山里的晚风,赏赏这山里的夜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