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是宝。

但先知只有一人,而聚居地大大小小已愈十处。

作为无价之宝,大长老认为,先知的居所自然应该是在“中央”。

这不是怕因为“先知在地方会导致大权旁落”这种破事儿。原始共产环境之下,众人还真没生出“争权”这种想法。

大长老考虑的是,中央生存条件最好,先知不去中央“贡”着,难道要放边区吃苦?

中央物资丰富:人口众多,土地开发程度高,野外的采集渔猎资源也排在前端。人力物力总排名,第一。

所处地域最安全:大型危险猛兽出没率低;外围各部落聚居地,即可为屏障,又能当外援。真要出个大事儿,一是可以八方来源,二是有事儿一般也是外围其它地方先发生,中央有足够的预警时间以及调整和反应的机会。

中央之名,除了因为它是南迁后的起源地、核心区,主要也是因为它地处众聚居点的中央位置。人员充足的情况下,两天就能联系上所有部落。

又因为物资充足,调运也方便,可容纳人数自然可以扩增,非常适合各聚居地派人集中搞进修,一起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

大长老说的没错,好处也是摆在明处大家都看得见。

真要有漏算了啥坏处,或是没预想到的地方,一般来说那也是:中央若是有不足,周边的更加好不了。

长老斟酌再三,虽然觉得自己这边正红红火火的一切顺利,一旦先知离开,必有负面影响……但还是表示,自己全力支持大长老,毕竟此地的人力物力与中央相比都有所不及,安全方面更是无法比拟。

就在万众一心,全心全意为先知考虑,尤其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量,达成了“先知移居中央”的共识之时,目标人物挺身而出,表示:

NO——!

去中央的好处实实在在,先知自然也将其考虑在内。但是,一番斟酌权衡之后,还是提出了异议——中央位置太靠里,也就是太靠中心了。

道理也很简单。

先知几乎从最开始就在做探索队的各种准备。不为扩张控制范围,而是要探开周边地图,以便掌握地形地势、矿产生物……各资源的信息。

就当前观察而言,自己地处深山老林,整体地势西偏北高而东偏南低。若想离开山林去外面瞅瞅,那往东走是第一选择。

当前所在地区,山地起伏,不利农业发展。

跑出去看一看,就算找不到地肥水美的平原地区发展农桑,若能找到水草丰美之地发展畜牧养殖业,也比现在“依旧依赖采集狩猎”的要来得强。

搁游戏里,城市的选址有一条必须注意的要领:除非出于军事和战略的需求,新城理论总产能不能低,且产粮不能少。

因为,产粮不足,势必拖累城市人口增长,而人口反过来就会直接影响当地产能的发挥。

地处山区,那就梯田啊?

游戏里,梯田属印加独占,与中国不沾边儿,但要论修理地球,中国却从不落人后。中华农耕技术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领衔地位,梯田也算老祖宗的宝贵财产之一。

先知虽然不是农民出生,却也为图片影视中领略过的,那犁山为田的风景,所吸引与震惊过。自然不会忘掉梯田的存在。

可惜……没办法,至少现在没办法。

不论人力还是物力,当前都不具备充足的物理条件。

修梯田,即便没有方便好用的金属工具,依靠辛勤劳作和木石工具倒还可以慢慢开垦扩建……可灌溉怎么办?

没有相对自动化、机械化的提水灌溉工具,总不能拼人力来担水吧?人力资源本来就挺紧张了。

空知道翻车、筒车、曲辕犁……的工作原理,却没加工制造的能耐……这份郁闷与无奈,实不足为外人道。

.

除去要往东拓展,回避“中央--地方,往返两天”的时间损失之外,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同样需要规避。

中央的确人力物力最好。但事实上却也就矮子里面挑长子的局面。

不至于像这边一样,为了代表团的一次到访,须提前做数日之准备。但要在长期支撑大批不事生产、专门从各地来学习新技术的学员及其教授人员的基础上,再加上一群专注研发制作,不事劳动尤其是粮食生产的【专家】……

各聚落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都可以,也应该,结合新技术搞创新。只是先知在这基础之上,还想着召集大量人才,强强联手,发挥“聚集效应”。

说白了,就是除了要建【学院】,先知还要修【研究所】。

两处的运行与配合,先知也已考虑过。

先是组织“文化人”来“研究所”进行学习深造。

接下来一划为二,其一在进修部分知识技术后,先行返回学院,开始普及教育,将新的知识和技能尽早传授给各地的族人;而另一部分则利用前者的教学时间,继续进修,直到前者完成教学任务。然后两者互换,教学的回来继续进修,进修的换去教学……如此反复。

同理,为了避免过量人口的过度聚集,各地的“遣中央使”也参考“教学--进修”模式,一半学习,一半会村教学,之后轮换。

总体方针浓缩一下就是:

教授:半数教学,半数进修,教学轮换。

学员:学习一段,回家传播一段,学教轮换。

地方:连贯教学,持续进步,换老师不换学生。

当然了,“一半一半”是虚指,表“分批”之意。

具体是分三个批次四个批次、各阶段人数规模多少合适……实际情况实际解决,依旧是“你们办事,俺放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